第1614页

至少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李轩需要确保国内不会因为立储问题而爆发各种动荡。

既然选择了立嫡,那么对其他皇子的处理也要提上日程了。

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两位皇子,按照传统中原王朝的规矩,封王是必须的,同时也需要就藩。

前明时代,早期的皇子都是实封,在边疆地区就藩,然后成为手握实权的藩王,后来就有了燕王朱棣的叛乱的夺位,后期明王朝就是开始把皇子当猪养了,就藩后只给荣华富贵,但是不给实权。

但是李轩不想效仿前明早期的就藩政策,造成藩王半独立,然后造反之类的,同时也不想把成年皇子赶出去,圈在封地里当成猪养。

此外,如果不把皇子派出去就藩,那么问题也会多多,参考前明的福王,迟迟不就藩,就会引发其他想法,认为自己还有机会。

综合考虑之后,李轩决定那种也不效仿,而是采取了把皇子派往海外的就藩政策!

至于说以后造反,造反就造反了,反正李轩的全球战略目标,是把全球都给征服,但是哪怕是李轩,都是不认为征服了澳洲,美洲,欧洲,非洲等地区后,这些地方能够一直都归属中央王朝的统治,时间久了,总是会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动乱的。

所以,还不如现在就做好准备,等到几百年后,即便是分裂了,但是那些地方的移民也还是华夏子民,而统治这些华夏移民的也还会是他李轩的子孙。

到时候即便是各个分裂出来的地区打仗,也只是家族内战,打就打吧,就跟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一群亲戚在打仗,打来打去,这肉还是会烂在锅里。

李轩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他也是不打算顾虑那么多了,先做着,看看情况的发展,假如事情的势头不对,那么就进行修正。

反正以李轩这个开国皇帝的威望,做什么其实都是一句话的事。

考虑这些,更多的也只是他的私心作怪,而不是说真的想要自己创立的帝国千秋万载,那是不可能的。

李轩的真实想法其实有点自私,那么自己活着的时候,帝国是统一的,统治全球的。

至于自己死了以后,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啊,儿孙自有儿孙福,享受那么几十百来年的荣华富贵也足够了,以后如果都是一群窝囊废,死了也活该。

这种想法,说的不好听一些,那就是自己死了后哪管他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