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页

而这,也是当初李轩设立大唐朝报的理由!

已经在大唐治下生活数年的贵州、两广等省份的民众们,则是大多笑容满面,这几年下来,就算是他们还无法对大唐王朝产生归属感,但是他们实际上却已经是和大唐产生了几乎不可分割的利益纠缠。

普通民众,受惠于大唐王朝的农业税,土地政策,早已经是得到了众多的好处,他们不愿意再失去这种好处。

而士绅阶层,虽然他们在农业税、商业税上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受到大唐王朝扶持工商的政策,许多人已经是开始把资金从单纯的土地上转移到了工商业上来,并获益颇丰。

赚钱这种事谁都喜欢,当一个士绅从工商业里大赚特赚的时候,他身边的十个、百个士绅们就会有样学样同样投身工商业,然后赚钱。

而不客气的说,只要他们开了作坊和工厂,在工商业上赚了钱,那么基本上也就离不开大唐王朝了。

这开了工厂,需要更加廉价的原料啊,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啊,原料先不去说,只说这市场,虽然说大唐王朝正在大力发展海贸,商品已经是销往东亚各地甚至欧洲,但是说实话,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地方比江南以及北方诸省等等依旧处于明王朝之下的地区是他们更好的市场了!

对于大军攻克江南,很多投资工商业,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士绅们对此是保持极大的欢迎态度的,这从他们的实际行动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那些胆大包天的商人们,几乎是带着商品跟着大军一起前进的,大军杀到了江南,他们的商品也就销售到了江南。

工商业也只是大唐王朝和士绅们产生密切联系的其中一点而已,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大唐王朝持续数年的开科取士,虽然说科举的内容频繁遭到老学究们的指责,但是依旧有无数的学子通过科举入仕为官。

他们不仅仅有进士,举人、秀才都是如此,因为在大唐王朝里,即便是秀才,那也是能够直接获得选官资格的。

而在当代,每一个读书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族!

这么多读书人在大唐王朝里为官,这代表的是无数士绅家族!

尽管在表面上还看不出来什么,但实际上大唐王朝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和无数人的利益绑架在了一起。

所以这一次的建平之战,无数大唐麾下的民众和士绅们,都是觉得欢喜的。

而刚纳入大唐治下不久的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其治下的诸多士绅等民众也是开始认真的审视真正投靠大唐王朝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