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种下种子

宋健有些好奇,谢婉还会什么,毕竟不管是望远镜还是显微镜,都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不是蠢的,自然知道这两样东西若是研制得当,会给大晋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谢婉想了想道:“此事不急,一件事一件事儿来。”

单独为谢婉设立书房,以供她与朝臣议事之事,并没有摆在明面上说,因为现在来寻谢婉办事的,除了宋健与刘院使之外,也没有旁人了。

去的人不多,朝臣们也就没当回事。

楚怀寻她比较勤,日日同她汇报进展,他一个大理寺寺卿,倒是比工部更上心些。

第二个来的勤的,是刘院使,他自从见识过接骨手术后,便有一堆问题要问:“其实从前,医术之中有专门一支,便是剖肉接骨,但后来,因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此术便被废弃,许多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没了。”

“如今此术又得以重见天日,实乃天下医者幸事!”

谢婉对这话甚为认同,从前中医也是有手术的,只不过因为儒家思想的流行,导致了观念的改变,手术这一支便彻底消亡了。

所谓中西结合,实际上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难得刘院使不是那种迂腐之人,谢婉自然也愿意同他探讨手术之事。

说到手术,青霉素的提取就势在必行。

依着现有的条件,即便造出玻璃,有了培养皿试管之类,想要真正提取出青霉素,并且大批量生产投入使用也是不可能的。

但科学,从来都是后人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得有先人的奠基,才有后人的发展。

她所要做的,就是种下那颗种子。

不知不觉,便到了将殉葬的那些人送往慈云观的日子,那日百姓们纷纷出来围观,毕竟这般阵仗可不是日日都能得见的。

李彧专门出了告示,废除殉葬之事,告示中特意提到,废除殉葬乃是皇后一力促成。

百姓们一边看着那些马车经过,一边议论纷纷。

“从前就知道皇后娘娘是个宅心仁厚的,当初谢家那些人那般待她,她都不曾为难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