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页

李迪长叹了一声,道:“此事就不要再提了……说一说官家要把两种新的犁具带进太庙的事情。”

寇季沉吟道:“我觉得官家此举不错。官家若是把新的犁具带进了太庙,天下间有手艺的人,知道了此事以后,必定会纷纷献上自己手里的技艺。

到时候,说不定能发现很多利国利民的东西。”

王曾盯着寇季,质问道:“这就是你的目的?”

李迪也看向了寇季。

寇季摇头一笑道:“我献上犁具,只是为了打破三司封锁瑞圣庄上的锻铁作坊铁料的困境,可从没有想过其他的。

而且,官家刚才说要带着新的犁具去太庙,明显是临时起意,跟我无关。”

王曾哼哼了一声,没有再多言。

算是相信了寇季的话。

李迪盯着寇季感慨道:“小子,你可知道,楚王好细腰,宫娥皆饿死……官家此举若是传到了民间,民间的百姓们,恐怕会纷纷去学手艺。

届时,许许多多杂七杂八的手艺,就会献进宫。

与国有用的恐怕没几个。

朝廷为此,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财力。”

王曾在一旁补充道:“更重要的是,一些家贫的读书的苗子,说不定会被家人逼着,放弃读书,去学手艺。”

寇季侧目看着二人,愣愣的道:“官家只是重视了一下匠人和匠人的技艺而已,又没有拔高匠人们的地位。最大的坏处就是,很有可能会涌现出一批哗众取宠的人。

但真正有本事的人,也会脱颖而出,为国为民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