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此后,我上官张纶,又先后知任泰州、昭州、秦州、瀛州、沧州,每到一地,皆颇有大功。

满朝文武,论功劳,比得上我上官的,又有几人?

晏殊十四岁入朝,历朝十四载,对朝廷少有功劳,却能位列四品,跟我上官等同。

我上官怎能不委屈?

就因为我上官非进士出身,你们就这般对他?

长此以往,满朝皆进士皆效仿晏殊,又有几人,能像我上官一样,踏踏实实为朝廷做事,为朝廷安民?

民不安,国何在?”

寇季一席话说完。

寇准、刘娥等人,愕然愣在当场。

弹劾上官,悄悄说上官坏话,秘密上奏揭上官短处的,又或者拍上官马匹的,他们见多了。

可是帮上官抱屈,帮上官要官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更重要的是,随着寇季一项项细数完张纶的功劳,他们觉得寇季说的很有道理。

张纶为官数十载,算是一个干臣。

立的功劳也很多。

可偏偏就是出身不对,三次科考不中,补了一个三班奉职。

所以在官场上,总是弱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