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离开后,沈溪成为众矢之的,大臣们都以仇恨的目光望向他,刘瑾这时终于反应过来,从玉阶上冲下来到了沈溪面前,指着沈溪的鼻子破口大骂:
“好你个沈家小儿,为功名利禄,居然置大明安危于不顾,唆使陛下御驾亲征不说,还定下什么引番邦兵马入寇京畿的建议,你这是拿我大明千秋基业来满足你的个人私欲,实在是狼子野心,无耻之尤!”
以前刘瑾的话很少能得到正直文臣的认同,但这次他说的话,却直戳人心坎。
沈溪不想跟刘瑾做口舌之争,就好像没看到、没听到一样,转身往奉天殿外走去。
刘瑾仍旧不肯善罢甘休,一路追上去,嘴上指责个不停。因为这里是皇宫,就算众大臣跟刘瑾一样都对沈溪不忿,但没人敢上前揪住沈溪质问。
沈溪昂首阔步,全然不管旁人对自己的评价,径直往宫门而去。
沈溪对来自文武百官的非议不加理会,越发显得桀骜不驯,不可理喻。
相较而言,谢迁就没沈溪那么幸运了。
沈溪在朝中没什么朋友,以他的年岁身居高位,正可谓高处不胜寒。朝中那些顶级文臣不会把沈溪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当朋友,不过谢迁的老友却多不胜数,几乎所有正三品以上文臣都跟谢迁有交情。
“谢尚书,这件事您可不能不管!”
“陛下御驾亲征,若有什么差池,我大明就完了!”
“把鞑靼兵马引到内关附近,一旦内关失守,则京城危殆。于乔,你可不能放任沈之厚胡作非为……”
各种议论实在太多,谢迁听不过来,只能拿出耐心,不停解释。
……
……
沈溪回到兵部不久,谢迁气喘吁吁跟了过来,准备跟他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