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开始东征

皇朝夜行 南极稻草 2233 字 3个月前

苏定方高兴道,李云天也笑道。

“咱们虽然平日里操练十分刻苦,可是毕竟没有上过战场,有薛将军带领咱们骑兵营,咱们就踏实了,这次一定能帮郡公立下功勋!”

薛万彻连忙摆手道。

“我是个粗人,唯一的愿望就是冲锋打仗,只有上了战场才快活,这次我求郡公跟着神机营出征,可没想领兵,只想能一马当先冲锋陷阵!”

李云天笑道。

“圣人特旨薛将军领神机营,咱们知道了之后都高兴的很,对薛将军的兵法武艺都佩服的很呢!”

李庸笑道。

“好了,老薛,这里面论资历,论武艺,论兵法,舍你其谁?李云天他们虽然天资很好,但是却还没怎么经历沙场的锤炼,这次出征老薛你也别藏着掖着。”

薛万彻听了连忙道。

“郡公放心,郡公于我有大恩,这次出征,我一定有什么说什么,绝不藏私!”

李庸十分满意的点头,看向苏定方、李云天他们笑着嘱咐道。

“老薛可不止勇武,在兵法上也有独到之处,皇帝特命他来掌骑兵营,对你们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多和老薛学着点,一定会受用无穷!”

苏定方属于老将了,到没什么,只有李云天等人虽然年轻气盛踌躇满志,但也不是不识好歹之人,对于薛万彻这等名声显赫的猛将,心里也是极为佩服的,他们也知道自己虽然热血壮志,却也缺少战阵的经验,若能蒙薛万彻传授一些经验,对他们来说还真受用无穷,当朝的侯君集就是向卫公李靖学兵法,这才有了后面的屡次大捷,之前的侯君集就是圣人潜邸时的亲信,却只被封了个县公,说到底还是忠心勇武有余却谋略不足,也正是因为因此才只被封了县公,皇帝念他忠心,特地跟卫公李靖说情,让卫公李靖教侯君集兵法,侯君集这才成了享誉天下的名将,可见,要想要人传授兵法可没那么容易,所以,薛万彻能在出征之中传授他们一些领兵的兵法以及战阵上的经验,可见这机会有多么珍贵,李云天等年轻武将都新生感激,若不是有郡公在,他们可没有这样珍贵的机会,李云天等没有经验的年轻武将连连道谢,李庸笑道。

“好了,大家就不要多客气了!对了,大军马上就要出征了,可还有什么没准备妥当的地方?”

苏定方笑道。

“郡公放心,咱们刚翻过年来就开始准备出征,早就准备的妥妥当当了,这次出征的军营,怕是没有比咱们准备的更妥当的军营了!”

薛万彻听了心中不免有些诧异,刚翻过年来就开始为出征做准备?这怎么可能?难道李庸早就知道要出征?虽然心中疑惑,但是也知道现在却不是问话的时候,因为,苏定方他们已经开始汇报出征的准备情况了,薛万彻连忙凝神听着,既然他要随神机营出征,那自然要多多了解神机营的情况,听着听着,薛万彻听着也不由心中激动,因为神机营准备的果然很充足啊,虽然只有一万出头的人马,但是却绝对是精兵,对于这次出征,薛万彻心里充满了期待,领着精兵纵横沙场那才叫一个痛快,等来到校场之后,薛万彻才真的被镇住了,因为,哪怕他纵横沙场那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这样的精兵,真不知道李庸是怎么练出这样的精兵来的,真是让人钦佩啊!尤其是看到那数千骑兵,薛万彻更是心中激荡不已,骑兵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锐骑兵,有了这些骑兵,纵是千军万马他也敢冲阵,跟着李庸出征果然没错,薛万彻仿佛看到了纵横沙场的光景,但是大唐另外一支精锐开始往河道集结,然后乘船离开,但是这一切没有一人发现,这支神秘军队的行踪就好像幽灵一般。二月十五大吉,祭天地,皇帝御驾出征,太子李承乾率百官出送五十里,长安空巷,无数百姓出城相送,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辽东,大唐的东征开始拉开了序幕。辽东,平壤城,数骑快马疾驰而来。

“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快让开!”

随着一声大喝,路人的行人纷纷让开来,就连守卫城门的士卒也都纷纷让了开来,只是他们很好奇,这到底是哪里来的紧急军情?自从去年冬天开始,平壤城收到的紧急军情倒是真不少,全都是捷报,自从去年冬天大军征讨新罗,连战连胜,捷报频传,再过不多久大军就能攻下新罗,占领新罗,不知道这次紧急军情又是什么样的军情,应该又是捷报吧?只是为什么那人看起来有些低沉而不是喜气洋洋呢?难道大军打了败仗?不可能啊!如今新罗死伤惨重不过苦苦支撑,哪还能打胜仗?还有就是,为什么送军情的人是从西边的城门入城,而不是从东边的城门入城呢?该不会是走错了吧?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军情根本就不是来自新罗战场,而是来自大唐,虽然高句丽没有往大唐派遣使者,但是却有假做商人的探子留在大唐长安探听消息,大唐要东征的消息朝野都闹的沸沸扬扬,高句丽的探子,怎么可能不知道?待知道大唐要出兵东征,甚至大唐皇帝要御驾亲征,高句丽探子顿时惊骇莫名,渊盖苏文不是信誓旦旦的说大唐不会出兵的吗?怎么大唐却出兵东征了?不止出兵东征,而且还是皇帝御驾亲征,渊盖苏文还说李庸会阻止大唐出兵,阻止个屁啊,李庸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王宫中,高句丽王高建武正揽着美人对饮,这半年来捷报频传,而且新罗明显已经不支,随时都有可能,高句丽将吞并新罗,这是多少君王多少年来的梦想啊!没想到却在他的手里实现了,不止吞并新罗,吞并新罗之后高句丽势必实力大增,然后再吞并百济,一统三国之后,高句丽实力大增,将来就可以和大唐一争长短,不用在费尽心思的防备着大唐的进攻,而是大唐随时都要防备着他们高句丽的进攻,想到这里,高建武心中豪情万丈,他是高句丽的中兴之君,百年千年之后人们都会赞颂他的威名。

“王上!王上!有紧急军情!”

高建武一听顿时推开了身边的美人,激动的站了起来,问道。

“紧急军情?又是捷报吗?哈哈!是不是攻破了新罗王城?是不是抓到了新罗女王?”

“回禀王上,不是新罗的紧急军情,而是来自辽东的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