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的花烛夜

皇朝夜行 南极稻草 2146 字 3个月前

“所以,你可千万不要再折腾了,你就是装也得装的很欢喜,你得扭转在皇兄和皇嫂面前的形象,你知道吗?”

李承乾点头道。

“你放心吧,这些话我都听了不下十遍了,其实我心里都明白,就跟明镜一般,我说过,我这太子之位是称心拿命换来的,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辜负了称心,所以,这场婚礼,我什么都接受,就当我娶的人是称心吧!”

就因为大婚的事,侯塞雷他们往东宫跑了不知道多少趟,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劝太子千万不要作妖,千万不要犯轴,虽然和皇后娘娘既然这大张旗鼓的将太子的婚事提前,意思不言而喻,对于他们这些忠于太子的人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这说明,太子的地位暂时还是稳固的,或者说,陛下觉得太子还是能够抢救一下的,所以必须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如果太子在这事上表现出抵触,或者再闹出什么幺蛾子,那太子的地位说不定就真的被动摇了,就连长孙皇后都亲自出面劝慰过李承乾,这突如其来的大婚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也打乱了李丽质的计划,在惊喜过后,李丽质又开始犯愁了。

“郎君,你说该送什么贺礼好呢?太仓促了,我这还没准备好呢!”

李丽质有些发愁道,事实上,自从苏家姑娘被母后钦点为太子妃的人选之后,李丽质就开始准备太子大婚的贺礼,然而她却始终没有满意的贺礼,当然,她从宫里带出了很多贵重的珍宝,但是从那些贵重的珍宝里挑选礼物,她总觉得不够诚意,而且太子也不见得稀罕,她想留意市面上有什么珍玩异宝,然而够格的珍玩异宝本就稀少,现在有因为太子大婚,很多人家都在准备,就更可遇而不可求了,李庸打了个哈气道。

“我记得库房里不是还有两面琉璃镜吗,不如就拿来当贺礼吧,希望太子和太子妃别嫌弃!”

李丽质听了不由眼前一亮,嫌弃?怎么可能嫌弃,整个大唐还有异国,不知道有多少人重金想求一面琉璃镜,然而市面上根本就没有,一面都没有,无论出多么大的代价,市面上从没有出现过一面琉璃镜,因为当初的琉璃镜太少了,除了流进皇宫里,其他就是卢国公府、赵国公府这样的顶尖勋贵之家,谁舍得将琉璃镜拿出去卖掉?所以,若是拿琉璃镜当贺礼,那太子妃肯定会十分惊喜,这绝对是最出彩的贺礼,但是李丽质却觉得十分的不舍,家里的库房虽然装的满满的,却只有两面琉璃镜压库底,李丽质犹豫道。

“琉璃镜啊!是不是太珍贵了,我还想留着当传家宝呢!”

什么玩意儿?你还想留着当传家宝?万万没想到李丽质竟然还有这样的念头,李庸差点没笑喷了,哪有你这样当祖宗的,竟然这么坑自己的子孙后代。一场隆重盛大的婚礼将一切流言都扑灭了,只是这场婚礼到底少了几分喜庆,李庸彻头彻尾就是的一个看客,酒是一线天美酒,菜肴虽然精致却少了烟火气,所以李庸连吃喝的心情都没有,所以李庸一直在冷眼旁观,李二和长孙皇后是真的高兴,李丽质等几个李承乾的妹妹是真的高兴,李治等几个小屁孩是真的高兴,李泰一脸假笑,侯塞雷等人高兴之中还带着一丝担忧,更多的人脸上带着喜庆的神色,但是眼神之中却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就连李承乾自己脸上的喜色都很勉强,甚至李庸在经过程处默他们那桌的时候,分明听到他们几个在嘟囔,还不如去吃火锅,繁复而又冗长的婚礼终于结束了,看着太子妃和太子被送入洞房,很多人目光中的探究意味更浓了,这场婚礼终究将皇宫内,将朝廷和民间的议论一扫而空,宾客散去,华丽的东宫寝殿内,李承乾在河间郡王妃的喜庆祝福的话里挑下了太子妃的红盖头,端庄明艳的芳容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帘中,就连河间郡王妃也不禁在心里感慨,皇后娘娘可真是好眼光,然而李承乾的面色却古井无波,在来到新房之后,他都懒得挤出几分笑意,河间郡王妃的目光从李承乾的脸上扫过,发现李承乾的脸上竟然没有丝毫笑意,河间郡王妃心里不由咯噔一下,面对这样端庄明艳的大美人,太子都丝毫不为所动吗?虽然心里吃惊,但是河间郡王妃脸上的笑容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直到退出了寝殿,河间郡王妃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不过瞬间就提起了精神,寝殿里接下来的事,和她就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她还要去向皇后娘娘禀报,立政殿,长孙皇后虽然很高兴,但是心里也有一丝担忧,好在整个婚礼的过程太子都规规矩矩的完成了,现在她最担忧的就是洞房,担心洞房不和谐……想想也是心醉,谁家的父母会担心孩子的洞房不和谐?这事以前长孙皇后连想都不敢想。

“皇后娘娘,河间郡王妃来了!”

长孙皇后连忙道。

“快请郡王妃进来!”

“参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连忙问道。

“如何?”

河间郡王妃一脸喜意,笑道。

“皇后娘娘放心,都顺利着呢!娘娘可真是好眼光,太子妃可真是又端庄又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