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皇朝夜行 南极稻草 2252 字 3个月前

李庸笑吟吟说道,武曌脸上的神色一变,可怜巴巴道。

“可我将来就算积累了庞大的财富又能如何呢?将来又能传给谁?”

“那你就生个孩子。”

李庸没好气回答道。

“这可是你答应我的。”

武曌小脸上一副奸计得逞的笑容,扔下这句话蹦蹦跳跳的走开了,李庸站起身来叹了口气,又被这丫头给算计了,朝衡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四方馆,连皇帝都亲自发话了,这事已经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了,消息迅速在四方馆里流传了开来,绝大多数人听了都没有感到意外,若不是这个结果才会让人感到意外呢,高句丽的人就感到很意外,高正和渊盖苏文都没想到,大唐皇帝竟然这么快就亲自关注并做了决定,他们这才切实的感受到了这位华亭侯的圣眷,朝衡回来之后立即去礼部上表了,倒不是抗议,而是请求皇帝让倭国的使臣们在大唐学习,在这件案子上,皇帝偏袒了华亭侯,肯定会对他们倭国感到歉意,正是上表请求的好机会,而正如朝衡所预料的那样,皇帝第二天就召见了他,不止皇帝在,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重臣也在。

“外臣,倭国正使朝衡拜见皇帝陛下!”

朝衡恭敬的见礼。

“嗯,你上的国书某看了,你们君主的信,某也看了,某也希望大唐和倭国永结邦好,不希望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不要影响到两国的友谊。”

李二淡淡的说道。

“当然,外臣对大唐对皇帝陛下的崇敬绝无半分改变。”

朝衡恭敬回答道,李二听了不由满意的点头,笑道。

“好,你们倭国请求让你们的年轻人在大唐学习礼仪文章,某准了,某准许你们入学国子监,一应待遇与大唐学子一样,其余费用由你们自己承担。“

准了?大唐皇帝准了,费用不费用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唐皇帝准了,朝衡心中十分惊喜,终究没有辜负天皇的信任,入国子监学习,这是他来时的目标,如今最初的目标达成了,但是他却又不满足,他在长安打听了一下华亭侯,然后就知道了华亭侯的很多事迹,华亭侯懂得别人不知道的很多学识,甚至能飞天,这太让他震惊了,当他知道华亭侯在李家庄讲学的时候,他就心动了,但是让他有些无奈的是,华亭侯刚刚和他们倭国使节团发生了摩擦,不过,为了倭国,他也只能厚着脸皮硬求了,想来大唐皇帝应该会很痛快的答应,毕竟这能够缓和他们和倭国使臣的关系。

“皇帝陛下,外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朝衡恭声说道,李二的眼睛不由微微一眯,问道。

“你还有什么不情之请?说来听听。”

“外臣听说华亭侯学富五车,在李家庄开课讲学,外臣想请皇帝陛下准许外臣去李家庄学习。”

朝衡恭声的说道,杜如晦、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听了不由微微一笑,这倭国正使很无耻啊,脸皮相当的厚啊,前面还想请圣人严惩李庸,这转眼又想跟着李庸学习,魏征听了仍然面无表情,他上书弹劾李庸了,因为据他的了解,他觉得李庸在街上的处置有失妥当,他对李庸的武艺十分了解,而且也知道李庸的护卫同样武艺不凡,而且当时倭国武士只是将手放在了刀柄上,并没有拔出刀来,更没有追杀谁,所以,当时的李庸完全没必要开枪,完全可以擒住倭国武士,而李庸却开枪打死了倭国武士,诚然他也认为倭国武士该死,但是却不应该这样被李庸当街杀死,因为倭国武士该不该死,需要公开审理才能决定,当然,他知道自己上书弹劾李庸没什么作用,但他还是上书了,因为,他是魏征。要去跟李庸学习?李二听了不由想起了吐蕃大论禄东赞,当初禄东赞也想跟着李庸学习,也来请示了他,他答应了,然而,不好使,是的,他这个皇帝答应了,却不好使,这谁能想到?李庸不但没让禄东赞跟着学习,反而暴揍了一顿禄东赞,李二沉声说道。

“某已经准许你们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监的大儒学识渊博,已经足够你们跟着学一辈子了。”

朝衡连忙说道。

“皇帝陛下,外臣这次前来大唐带着一百多年轻子弟,就是想让他们分开学习不同的学识,外臣恳请皇帝陛下答应,让外臣带着几人前往李家庄求学。”

李二有些不耐烦沉吟说道。

“国子监乃是朝廷所办的官学,所以某可以下旨让你们入学,但是李家庄书院乃是私人书院,某这个皇帝也不好干涉。”

朝衡连忙说道。

“皇帝陛下乃大唐之主,只要皇帝陛下答应了,那谁敢有异议?”。

朝衡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某这个皇帝说了不好使,李二很是无语,某答应了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