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大劣势局

那位四十多岁、头顶稀松的中年男子向李晗伸出了手:“您好,我是晨曦集团ceo聂才斌。您可能不太了解,我们晨曦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大豆种植企业,目前国内的大豆基本上90都是我们企业产出的。”</p>

另一位三十多岁,文质彬彬的年轻人紧接着和李晗握了握手:“您好,我是华隆企业的ceo孔建华,我们公司主打的是大豆的加工。”</p>

“就是豆油的产业了”李晗好奇的问。</p>

孔建华笑了:“大豆的用处很多的,不仅仅是油和养殖业。大豆是卵磷脂和硬脂酸的主要来源,前者在工业、医院、造纸和制革中都有广泛使用,后者则是矿石浮选剂、肥皂、蜡烛的主要物质。我们公司主要是负责这方面的加工的,当然豆油也是其中之一。”</p>

随即,周克明补充道:“除了普通的豆油之外,大豆加工制成的氧化豆油,是机械润滑油的一种替代品,而大豆与酒精混合后可以制作人造橡胶、液体燃料、印刷油墨等等。所以大豆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必须将大豆市场掌握在自己手中。”</p>

李晗点了点头:“是,我们自己的市场,当然要握在自己手中。可是具体需要我做什么呢”</p>

“是这样,从2016年开始,我们已经在缓缓的收回我们自己的大豆市场了。”周克明解释道,“那一年,袁老研制的华南双季稻亩产量突破了一千五百公斤。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节约更多土地来种植大豆。晨曦和华隆这两家企业也是从那个时候,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的。但”</p>

说到这,周克明话锋一转:“近几年,随着我们展现出夺回大豆市场的野心,四大粮仓又开始有所动作了。也正是因此,我们才希望您能和我们一起合作夺回这个市场。”</p>

接下来,周克明简单解释了一下这次的合作。</p>

桥口公司会用手头的一部分资金换取晨曦集团和华隆企业各10的股份,然后辅助两家公司的战略运营,三家公司联手,将大豆市场一点一点的夺回来。</p>

而中储粮在这场贸易战中,只是扮演后援的角色。</p>

因为中国的大豆大多依赖进口,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上,受到价格影响的波动较大,所以中储粮没法像囤积其它主粮那样大量的囤积大豆。</p>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粮食价格跌到谷底,中储粮趁着那个时候储备了充足的大豆和豆油。靠着这一部分大豆和豆油,足以制衡四大粮仓利用大豆市场入侵其它产业。</p>

周克明叹了口气:“但也仅仅只能制衡,没法将其彻底赶出国内市场。我们收到可靠消息,四大粮仓和华尔街正在蠢蠢欲动,打算再次向国内的大豆市场下手,将我们国家新生的大豆种植和加工扼杀在摇篮里。我们需要您这样的人才,来助我们与其对抗。”</p>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李晗点了点头,斗志满满的说:“我一定尽力而为”</p>

“放开去做吧,我相信靠您的力量,一定能在这一笔生意里赚得盆满钵满。”周克明笑着说,“中储粮就是您坚实的后盾,我们的大豆虽然不多,但一定能帮上忙。”</p>

说着,周克明转向了孔建华和聂才斌:“进一步的行动方案,您就与这两位ceo商定吧。这场大豆的战争,就全仰仗三位以及三位的公司了。”</p>

说完这些后,三人就从李晗家里离开了,后面的细节将会在签下合同后继续商议。</p>

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夺回国内的大豆市场。</p>

然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很难了。</p>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虽然国内的大豆种植企业和加工企业再次回温,但依然有85的市场控制在外企手中。</p>

要靠着15的市场,去夺回剩下85的市场,谈何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