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一单生意

次日,李晗劲头十足的来到了4s店。

这大概是他人生中第二次如此劲头十足的来到这个地方了,第一次是他上班的第一天,然后从此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失去梦想的打工仔。

不过,今天的他和以往不同了,现在他的眼中能看到客人的“大数据”,他卖车是为了大数据点数。

换言之,他现在是为了自己打工。

和往常一样,他做好准备工作后,就开始在4s店门口晃悠起来,等待客人上门。

大概九点多时,第一个客人出现了。

一看到这个上门的客人,李晗边上那油头帅哥就用胳膊肘怼了怼他小声道:“哎,你去吧,给你个提升业绩的机会。”

这个油头青年叫杨华林,年仅二十九岁就已经是他们店的销售冠军,但比起对业务的熟悉更多靠的是他的外观,说白了就是小白脸一个。

其实论长相,李晗一点也不比杨华林差,只需要一点打扮和化妆,再偶尔去健身房锻炼一下,他也一样能靠脸吃饭。

但可惜他脸皮薄,受不了同事背后议论纷纷。

李晗看了看上门的这客人,穿着短裤、短袖t恤和人字拖,估摸着是吃完早饭顺便来闲逛一下帮助消化的,不像是会买车的样子。

关于客人的选择这方面杨华林总是很敏锐,他能立刻分辨出客人是不是正经的想来买车,从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种纯粹是来打发时间的客人身上。

其实要换了以前,李晗也不想去招呼这个客人,但是今天他有自己的目的:测试大数据a的效果。

因此李晗热情的迎上前,笑着问道:“您好,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哦,快结婚了,正在考虑买车,吃完早饭路过这里,就来看看。”对方解释道。

“请问您贵姓?”李晗礼貌的笑着问。

“免贵,姓刘。”对方微微一笑。

“刘先生您好,我是这里的销售。”李晗简单的自我介绍了一下,一边就吩咐大数据a展示一下对方的消费数据。

三十二年的消费生涯中,他的消费占比最高的为“和田玉籽”,占总消费23;单次消费额度最高为六百八十万;且从未有过任何超前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