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不必惶恐,他们不通倭语……”

“还望舅父能再三思量……”

到宴席结束的时候,须佐之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选择拥护倭王的共主地位,并且亲自进贡,告之与倭岛,听到这个消息,赵云等人格外的激动开心,唯独吕布没有什么欢喜之色,反而不断的叹息着,他看向须佐之的时候,须佐之能明显感受,他正在打量着自己的头颅,仿佛在思索自己这头能值多少军功!!

这让他背后发凉,毛骨悚然。

而须佐之要做的事情很多,书写之前,还要焚香沐浴之类,赵云等人便整日与吕布为伍,等待他的书信写完,好去送往倭奴国。

而在这个时候,倭奴国里的荀攸却是有些头疼。

刘默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尚未痊愈,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看荀攸的译本着迷,这位言语狂人,如今还在思索着该如何写成一本能够让雅言与八种外语进行互译的书籍……

他尚且不知邪马台那里的事情,不过,这事应该是能够成功的,毕竟,邪马台身上早就有了大汉的标签,除非须佐之杀死了曹昂吕布等人,公然表示反抗大汉,不然他们就不可能被其余的倭岛小国所认可接受,当然,只要须佐之没有得脑疾,他是干不出这样丧心病狂之事的,让他担忧的,另有其事。

在这些日子里,倭奴国来了不少的流民,这些流民数量很多,他们都是从为吾国周围的小国里逃出来的,就是逃避战乱的,这些日子里,为吾国与伊邪国都展开了对周围小国的征服,短短时间里,出现了无数的流民,迁徙到了倭奴国,这些人,荀攸当然是欢迎的,毕竟,治下的人口越多,对自己日后的谋划就是越有帮助的。

可是,这些流民实在太多,而又急需粮食,不断耗费着如今大汉驻扎在倭奴国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处,来到倭奴国之后,便出现了大量的殴斗事件,影响了此地的秩序,荀攸实在有些忙不过来,只能从典韦手里借了些士卒,来维护这里的安稳,而层出不穷的各种事件,让荀攸心里感觉到了一些不妥,似乎有人在这其中煽风点火?

他明白,这些流民之中,很有可能是混进了其他势力的探子。

可是从流民之中找出敌人,何其困难啊,纵然编户入册,也是难事。

他所带来的人手,是绝对不够的,只能不断的让太史慈的船队来往与东濊与倭岛,来进行运输,不只是运输粮食,还要运送人才官吏,这些官吏,都是荀攸从刘备那里借来的,刘备第一批派出的能吏已经赶到了倭奴国,若不是他们前来,只怕如此众多的流民,荀攸也无可奈何了,另外,在倭奴国的东南方,出现了一股贼寇。

这些贼寇,攻破了不少的小城,进行了屠杀,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半点的怜悯,各地哭诉,徐荣便前往那里,进行除贼,不过,因为徐荣麾下多步卒,少有骑士,公孙瓒又带了一批人,前往帮助,主要就是找到这些贼寇,拖住他们,让徐荣来打他们,整个倭奴国,乱成了一团,在不久后,为吾国与伊邪国的王君还准备要前来倭奴国。

拜见倭王,来争夺贤王的位子。

想着这些,荀攸猛地一惊,连忙令人将大儃都叫了过来,大儃都正在忙着处理倭奴国的诸事,听闻荀攸呼唤,也是急忙前来,荀攸皱着眉头,让他坐在自己的面前,问道:“两位王君,可都是同时说要前来倭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