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天子之贵也!”

“哈哈哈,善,大善!”小胖子开心的站了起来,手持黄牛赋,说道:“君作黄牛赋,不止是为了与朕观看罢?”,崔寔点点头,说道:“望陛下夸赞此赋,并与朝臣示之,再推广与民间。”小胖子一愣,皱着眉头,问道:“君是想要借朕来名扬天下?”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陛下若是好牛,想来毋须郑公忙碌,想来群臣百姓,定会多牧牛,并以此为雅。”

崔寔淡然地说道,小胖子有些诧异,他好奇地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朕表现的对牛格外厚爱,天下人都会牧牛?这怎么可能?”,崔寔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可曾读墨?”

小胖子摇了摇头,说道:“未曾,君身为儒家学子,怎么会去读墨?”

“习百家之长罢了,墨虽荒谬,却也有可取之处……陛下可知,昔日晋文公之朝,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前来参见文公。”

小胖子大惊,摇了摇头,说道:“此事朕并不知晓,何师不许朕习墨之谬言。”

“那陛下可知这是为何?”

“朕不知。”

“这是因为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臣子用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

“而有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崔寔说完,又对着小胖子一拜,小胖子愣住了,想了许久,方才有些惊叹的拍着手,说道:“孟子何其贤,恨朕不得见耳!”

又急忙拉着崔寔的手,说道:“公之贤德,有孔孟之风也,今日幸而遇君,乃朕之大幸,乃天下之大幸!”,崔寔连忙起身,口陈不敢,小胖子大笑。

没过几日,小胖子便召开了朝议,群臣到达,对于这位勤劳天子的行事作风,他们也是相当的熟悉,当他们急急忙忙赶到之后,小胖子方才拿出了那篇文赋,他将黄牛赋抄写了数遍,都是自己的真迹,他笑着将文赋递到了何休,乃至王符,袁平等大臣手中。

群臣有些诧异,不知道天下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