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赐姓

刚走入大厅,顾怀就看到了正和道衍低声商议着什么的朱棣,马三宝依旧站在一边,看见顾怀进来,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来了?坐,”朱棣转过头,递过来一份文书,“道衍大师说很好,俺也觉得不错,你看看。”

顾怀笑着朝道衍打了招呼,接过文书,只是稍微一扫就愣了愣。

“礼曰: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今我太祖高皇子也,君亲之仇,可不报乎?”

“恒念父皇存日,因春秋高,故每岁召诸王或一度或两度入朝,父皇谓众王曰:‘朕之所以每岁唤尔诸子或一度或两度来见者何也?朕年老,虑病有不测,弗能见尔辈也,岂不知尔等往来匐匍之劳勚!’父皇康健之日尚如此,矧既病久,焉得不来召我诸子见也”

“礼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今忝为父皇亲子,分封于燕,去京三千里之远,每岁朝觐,马行不过七日,父皇既病久,如何不令人来报?俾得一见父皇,知何病,用何药,尽人子之礼也。焉有父病而不令子知者?焉有为子而不知父病者?天下岂有无父子之国也邪?无父子之礼者则非人之类也。”

“况父皇闰五月初十日未时崩,寅时即殓,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三日而殓,候其复生。今不一日而殓,礼乎?古今天下,自天子至于庶人,焉有父死而不报子知者?焉有父死而子不得奔丧者也?及逾一月,方诏亲王及天下知之,如此则我亲子与庶民同也。又不知父皇梓宫何以七日而葬,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天子七月而葬。今七日即葬,礼乎?今见诏内言‘燕庶人父子,岂葬父皇以庶人之礼邪’可为哀痛!”

这番话若是穿越之前的顾怀来看,怕是要看得十分艰涩,所幸有这副身子留下的那些记忆在,倒也能看个明明白白,他迟疑片刻,开口问道:“王爷,这是缴文?”

“是,”朱棣端起茶杯,“是俺那十七弟写的,昨日才送到北平,说是有此一缴文,胜过千万兵倒也不是虚言。”

原来是那天文地理都略有涉及,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宁王所作,那倒是说得过去了,只是这胜仗刚打完,就马上跑来舔的举动,是不是太落魄了点?

顾怀有些失笑:“堪称大妙,当今陛下口口声声仁义忠恕,至情至孝,可所作所为,哪里配得上孝道?方黄之流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礼字,可哪件事情合乎于礼?宁王殿下这封缴文,实在如枪如戟,字字攻心呐。”

朱棣也笑道:“俺这十七弟一杆笔从来都是这般犀利,这是俺学不来的,只可惜之前那些南兵放得早了,不然将这缴文抄写个万千份让他们带着南下,南军士气怕是要一落千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