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谈兵

此刻的场景就是这样,顾怀大马金刀、四平八稳地站在账内,双目炯炯,仿佛闪动着无穷的智慧之光,晚风带动烛火,照亮了朱棣的半张脸庞,他的神色显得有些阴晴不定,焦躁已经到达了顶点,但在看到顾怀安详的神态后,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顾怀脑后正有一圈柔和的佛光荡漾开来。

一路行军一路北上,他是真的被五十万这个数字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此刻顾怀在他眼里是真成了救命稻草

然而所谓的宛若青松长身而立,实际上是顾怀已经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吐槽之魂,同时惊讶于第一次看到朱棣露出这等茫然不堪的神情。

至于佛光那他娘的单纯就是朱棣自己加上去的。

顾怀目光闪动,内心却在止不住地哀嚎,他又不是不清楚自己的情况,有个屁的统兵之才军师之谋?之所以来跟着朱老四混,不就是记得原本的历史上朱老四像是打不死的小强,硬生生创造了奇迹?朱棣都想不出来办法,他能有什么法子?

不对

顾怀突然怔了怔,从靖难起兵以来,事情的走向和真实的历史肯定是有出入的,比如没有手雷,朱棣是如何攻下北平城门接触燕王三护卫的?没有顾怀,秘谍司是怎么发展到南方,并且在金陵城扎根的?没有陈平和魏老三还有那一百来个潜伏进南军大营的丘八,真定一战是怎么落幕的?

对于自己是不是改变了历史,顾怀一向是有些茫然的,但此刻他竟然隐隐觉得自己说的话有可能直接影响这场战争的走向

这种前路虚无缥缈,但却是由自己创造的感觉,真是太复杂了。

大概是沉默了太久,朱棣微微皱眉:“顾先生有何想法,但请直言。”

眼前这个人不是朱允炆,方孝孺可以画一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饼把朱允炆忽悠得团团转,什么克服周礼天下大同之类的美丽蓝图也只有朱允炆那种年轻不经世事的天子才会信,可眼前的朱老四不同,他很精明,故弄玄虚是唬不住他的,如果顾怀现在胡说八道一通,说不定不仅不能蒙混过去,反而还会让自己在朱棣心中这种计谋百出的形象完全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