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沧澜水灾

逍遥郡马爷 落墨客 1231 字 3个月前

“既然如此,那诸位卿家,谁肯前往沧澜江治水?”仁宣帝高声道。

众朝臣闻言,却纷纷缄默,作哑巴状,不曾言语。

沧澜江水患自太祖开国时期便已经存在,时至今日,已历时三百多年!

三百余年间,出过多少有治水心得的朝臣?

他们中有治水世家出身的,有苦读经书,钻研治水心得十余载的学士,更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埋头苦干的实干家。

可结果呢?

三百年过去了,这些人都化作黄土。

沧澜江却依旧存在,而且水患一天比一天严重。

那么多古圣先贤都未能做成的事,他们也着实没什么信心能做成。

见朝堂上一阵沉默,仁宣帝再度点名道:“洪卿家,我记得你是治水世家出身,应当有所心得才是,何故缄默不言?”

众官员中,洪权闻言,顿时站出身来,面色苦涩道:“陛下,沧澜江水灾已是老生常谈之事。”

“之所以能让那么多先贤退避,是因其江水泛滥,泥沙淤积。”

“导致水位一步步升高,堤坝修了再修,也无济于事。”

“一旦决堤,便是一泻千里。如同天崩地裂,难以抵挡。”

“面对这样的水灾,微臣……微臣才疏学浅,罔顾圣恩,难以当此大任,微臣惭愧。”

仁宣帝闻言,眉头微皱。

又点了几个在治水之道上颇有心得的大臣,但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无能为力。

仁宣帝不由得揉了揉眉心,觉着有些疲惫。

近些时日,这四个字他听的实在是有些多,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不过倒也不能怪这些人,三百年来都不曾解决的难题,要他们旦夕之间解决,确实有些困难。

仁宣帝虽然强势,但也不是毫不讲理之人。

见现场气氛凝滞,丞相魏青再度站了出来,道:“陛下,洪水利使说得对。沧澜江水灾已是老生常谈之事,想要旦夕之间解决,不太现实。”

“不如还是先商讨派粮赈灾一事?这才是当务之急!”

仁宣帝点了点头,道:“郝卿,国库中尚有钱粮,可够赈灾?”

“回陛下,国库中尚有钱五百万贯,粮两百万斤。”

听见这个消息,仁宣帝沉默了。

说实在的,五百万贯钱按照大乾汇率,就是五百万两白银。

不算少了,但也多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