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页

“朕也想看看,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司空所言的真正盛世!”刘禅向导当初刘毅给自己描绘的盛世场景,天下处处是洛阳,百姓安居,生活富足,民富国强,人才辈出,只是想想,就觉得有些激动。

“行了,国家大事,你就不用乱操心了,明日朕会跟二相商议,对了,你去一趟邺城,一年了,朕不想再耗下去了,那曹芳若是愿降,朕给他封侯,保他曹氏宗族三代富贵。”刘禅看向黄皓道:“司空现在应该在北海,你顺道去一趟,将司空叫上,这收降邺城,还需司空主持。”

时隔一年,若非刘毅这次送来奏表要钱,刘禅都快把邺城给忘了。

“喏!”黄皓连忙躬身领命,等刘禅写了诏书后,便带使团乘上轨道车直奔许昌,又在许昌换乘马车一路不停赶往北海。

……

“怎么,魏朝还没降?”刘毅见到黄皓的时候,正在督建一处港口,他准备将蒸汽船弄出来,所以这一次在这边建造了炼钢场、水泥厂,还有囤积煤的地方,听闻黄皓来意,有些诧异的道。

“未曾!”黄皓只觉胸口一堵,这恐怕是古往今来,最不负责任的元甩了吧?军队扔到一边不管,自己满世界乱跑着搞建设,这像是个三军主帅该有的样子?

“也罢,我亲自去一趟,三万大军驻扎在邺城,也挺费粮的,而且也没必要!”刘毅摸索着下巴点点头,当下带着黄皓还有他的使团径直去往邺城。

三日之后,当刘毅重回邺城的时候,正看到魏延跟关平在校场中较力,见到刘毅过来,连忙前来拜见。

“怎的都下来了?不用守城?”刘毅皱了皱眉道。

“都督一年未归,或许不止如今邺城状况。”魏延叹了口气,对着刘毅道:“末将在城墙上各处设了烽火台,此外四面都有高台,每日有人以千里镜监察敌情,但有异动,我等必会知晓,而且……”

“嗯?”刘毅看向魏延,而且什么?

“都督,您当初建城墙之时,是否忘了城门?”关平小心地问道:“魏军便是出来进攻,也无门可攻,我等只需守住城墙便可。”

“呃……”刘毅沉默片刻后道:“这也是担心那司马懿使诈,你们年轻,经不起激,所以未曾设城门。”

魏延和关平闻言齐齐无语,他二人跟刘毅年岁差不多,就算小也小不了几岁,甚至吴班、廖化也都是老将,怎么就是年轻了?

“这次过来,便是为招降魏朝,陛下已经下了招降令,希望那曹芳莫要自误。”刘毅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