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2页

而为了掩护己方的布署,双方都派出了轻步兵和骑兵,开始争夺战场中央的建筑物和道路。

成为争夺对象的建筑物是三座巨大的院落,都很坚固,稍加改造就可以用来布署大炮。因此也就成为了交战双方的必争之地!

对于两宋联军而言,夺取了三处院落后,他们就能以此为炮兵阵地,猛轰周军战线了。

而对周军而言,尽可能推迟三处院落的陷落,则可以为己方步兵赢得挖掘步兵战壕的时间。

让步兵依托战壕进行防守的办法,其实是西宋在蒙宋战争中最先采取的。他们的枪大夫本就是散兵,不需要组成阵列,有个战壕掩体什么的,那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在百年蒙宋战争中,步兵战壕和步兵掩体的构筑技术就不断得到发展。

到了西历14世纪的时候,工兵铲已经和滑膛枪一样,成为了华夏三雄步兵的重要装备了。

在大周和东宋军中,工兵铲更是普及到了每一名步兵。

所以在挖坑的本事上,大周、东宋的军队是后来居上的。

除了挖坑,周军士兵还在修筑炮垒。和两宋联军集中火炮的布署方式不同,周军在今天采取的是分散和机动运用炮兵的战术。

所以需要预先修筑大量的炮垒并且整修道路。

而为了掩护施工,周军就不能轻易放弃三处院落了。

三处院落和周围的道路、麦田中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枪击和喊杀声,间或还有骑兵的马蹄踏过地面的声音。

有点出乎赵良将的预料,周军的散兵(使用线膛枪的步兵)表现的并不比西宋枪大夫差。他们的线膛枪显然比西宋使用的线膛枪更精良,有效射程更远,射速也更快一些。而且他们的枪法也很好,和枪大夫们对射根本不落下风!

另外,周军的轻骑也不好对付。他们全都装备了线膛枪,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开火射击,给宋军的骑兵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而且他们的马速更快,在不占优势的时候可以避开近距离的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