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7页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苏迟的应对之法,主要是一个“免”字。只有一有机会就给中原的农人免税免役免积欠,什么干旱啊,发大水啊,天上往下掉石头啊,什么地方出了祥瑞啊,赵佶得了大孙子啊,总之有理由没理由的他都要上奏请求免税、免役、免积欠,所以就有个“三免相公”的绰号。

除了“免”,苏迟还有一招就是“募”,不是募兵,而是募军户。

凡是没饭吃,没田耕的,没老婆的,都可以去应募当军户,举家迁移去爪哇国(爪哇郡王赵枢)、星州国(星郡王赵杞)、荣国(位于星州半岛北部,后世泰国的宋卡府一带,由赵匡胤五世孙赵令穰出任国公)等三个海外封国当地主恶霸。

顺便说一下,这三个国再加上交趾国,一共是四个境外封国的君王中,只有荣国公赵令穰就了国,并且兼领南洋大都护。

其余三个国君都没有就国,因而都由朝廷派出的监国摄政,实际上和州郡无二。管理水平也不高,甚至有点糟糕。

不过汉人移民去了还是可以领到土地娶上娘子,过上舒适而且靠近天堂(一不小心就上天堂了)的生活。

除了这三个南洋封国,南洋大都护府还管辖着星州市(也就是纪家坡,并不属于星州王国)和锡兰光明市(墨娘子的地盘)这两个“自由市”。

为了维持这三国两市,同时也为了和周国的南洋行省、爪哇特许商会、金州特许商会、婆罗洲特许商会、吕宋特许商会、占婆特许商会展开竞争。大宋朝廷还设立了以星州市为大据点的南洋水师,配属了数十艘桨帆炮舰!

现在的大宋,俨然也是一个殖民帝国了!

三免相公苏迟的“免”和“募”虽然缓解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矛盾,但是也造成了很大的财政窟窿。

而苏迟的办法,则是将财政负担加在东南工商业身上,反正他们有钱嘛。

“这个……”纪忆想了又想,“若能迁都徐州,此三税倒是可免。朝廷居于徐州坚城,控扼天下财路,自可给东南加税。否则就怕东南生变啊!”

纪忆这个“资本代言人”所谋甚大,并不仅仅是给工商减税那么简单。而是想将大宋的基石从士大夫换成东南工商,而迁都徐州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

苏迟摇了摇头,迁都的事儿哪那么容易?

张叔夜看两位相公议着议着就跑题了,赶忙嗯咳一声:“不如这样吧,先调兵河北东路,再命令昭义镇备战。不管怎么样,总要做个姿态,吓唬一下周国也好。”

“官家那里怎么说?”苏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