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页

契丹的衰弱固然有和尚尼姑太多的原因,可是公元一千一百年后的小冰河期也有一定的责任。

因为草原上越来越冷,习惯了优越生活的契丹部落日子难过。而北面更加苦寒的萌古、阻卜,当然还有生女真,都一个个铤而走险,变得凶残难治。

后来的生女真自己也吃了这个亏,总也安抚不住草原。

“钱财去问大宋官家要吧。”武好古说,“粮食嘛,只要辽东能够平定,总能给你一些的。兵器倒是好办,武州铁山产量不低,足够供应了。可我的共和国不比赵家和你家的家天下,可没办法白送你粮食、兵器,要我自己掏钱,也承担不了。所以你得付钱。”

钱不是问题……问赵财神要就是了!

不过萧瑟瑟疑惑地问:“大郎,你真的不为帝图皇?”

“皇帝有什么好当的?”武好古笑着摇头,“自始皇帝以来,一千三百余年间,天下不知多少人称帝为皇。到了今日,难道不觉得厌倦吗?”

当皇帝还会厌倦?

萧瑟瑟真有点看不懂武好古了。

武好古叹了口气,看着萧瑟瑟,“中原和你的大辽不同。中原这边为帝图皇的把戏玩太多了,天下人早就看穿了,失了敬畏。谁都知道皇帝不是天授,而是兵强马壮者为之。”

武好古不当皇帝,而推行共和,其实是吸取了中国两千多年帝王历史的教训。

他知道,以皇帝为最高领袖的中央集权的家天下制度,到唐朝就过了顶峰。

武好古叹道:“所以自本朝以来,为帝为皇者也就特别惧怕失去兵权,也害怕他人练出精兵。虚外守内,种种防范,甚至不惜自毁长城,图弱求存,一切都为皇权苟延。”

他对大宋的弊端,也是有个认识的过程。到了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宋朝的弊端,除了自然哲学的缺失,就是因为帝王制度已经到了弊端丛生的地步。

之后的明清二朝,也没有能力走出这怪圈。

武好古笑着对萧瑟瑟道:“我如是步了赵家先祖的后尘,也去图谋天子名号,将天下为公的共和之国变为一家一姓的天子之国。那么国弱之日,就为期不远了!而今天下大势,群雄纷起,乱世方兴,所以国弱则必亡。国亡,则子孙后代皆为他人刀下之鬼矣。为图一时之快,祸及子孙后代,万不可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