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页

听到高俅的名号,两个辽使也眉头大皱起来。

大宋重文轻武那么多年,居然还能出高俅这样的名将。而大辽一直以来都重武轻文,咋就出不了几个可以扫荡四方的良将呢?

……

“高太尉的旗号!”

银州,明堂川中游,东岸。一座在沙袋、木栅、壕沟团团保护下的军营之中,几名守军突然指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旗帜,大声呼喊了起来。

这座军营是武好古统帅的三直禁军的大营,和它隔河对望的则是一座修建的马马虎虎的辽军大营。

这两座夹河对峙的大营,是在建中靖国四年三月中上旬时先后建成的。

先立起来的是辽人的大营,超过一万人的辽兵在三月上旬的时候浩浩荡荡开了过来,到了以后就开始修筑营寨。还派出游骑四下活动,甚至还向南面的弥陀洞城试探着前进。

不过没有等他们在这里站稳脚跟,武好古就带着一万多宋军赶到了,随后就在明堂川西岸也立了一个大营,和契丹人对峙。

而这一对峙,就是十好几天。

仅仅是对峙!

作为三直禁军的都虞侯,武好古在这十几天中还是非常规矩的,约束着手下那群和契丹人有深仇大恨的假子和“敢达”,不让他们过河去宰几个看上去很好对付的契丹骑兵……

不仅不去惹契丹人,而且武好古还天天向弥陀洞告急,要求战无不胜的国际名将高太尉赶紧带兵来明堂川旁来增援自己。

呃,武好古不是早就下了决心要和契丹人干一架了,怎么还不动手反而向高俅求援呢?

那是啊,高俅不来,打败契丹人的黑锅谁来背啊?

武好古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