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页

“又武好古的办法?”苏辙皱眉问。

“是啊。”

这馊主意一听就是武好古的!

国子监一年至少要招两百人,如果一人可以换来五百府兵,十万府兵就有了。按照府兵服役期五年计算,就是五十万大军了。能不能打另说,人总归能凑齐的。

苏辙连连摇头。

“怎么?”苏东坡看着老弟。

“你这是用官换人啊!”苏辙皱眉道,“办法当然是好的,可终究是授人以柄!国子监是为国育才的,怎么能这样取士呢?能凑出五百人的都是豪门大户,那些贫寒才子今后是不是要和国子监无缘了?”

第五百九十五章 友商京东(一)

“贫寒士子不是还有科举左榜吗?”

苏东坡的眉头也皱起来了,苏辙说的话他完全可以理解的。武好古给府兵制支的招,本质上就是用官换兵。因为右榜进士要考武艺,所以必然会把大批只能苦读五经的寒门士子挡在外面。而进入国子监和云台学宫,无疑就是寒门士子考右榜进士的唯一途径了。

而国子监原本分成国子学、太学和武学的时候,除了国子学是给官n代们留着的后门之外,太学和武学主要都是面向寒门子弟的——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特别是前途最好的太学不仅要州府官学推荐,而且还有入学考核,还排除了中高级官员子弟入学,完全是给寒门学子的晋升之途。

可现在一旦用帮助招募府兵换取保送新国子监的名额,那么国子监就必然会变成富家贵子的后门。此举虽然可以让朝廷获得大量的“义务制府兵”,但是却让神圣的国子监和科举考试(右榜)变成了国家和豪门巨室交易的场所。

“子由。”苏东坡两手一摊,苦笑起来,“现在禁军废弛不能战,花钱又太多,所以国家必须靠府兵来护卫。而征召府兵又必须豪门巨室出力,不给他们好处,他们肯白白出力?他们不出力,就靠现在地方官员的办事能力,府兵制怎么可能成功?”

“你这话说的是不错。”苏辙摇头,“可终究是授人以柄了。不仅熙宁奸党不会放过你,就连元佑老臣也不会支持你的。对了,朝中其他的宰执都知道了吗?”

苏东坡点点头,笑道:“都知道了,韩师朴没说话,蔡元长是竭力支持的,温禹弼也是支持的,许冲元有点微词,只有李清臣明确反对。”

“韩师朴就是太弱了,蔡元长一切看官家的脸色,温禹弼也和蔡元长一样,李邦直是因为和你不睦才反对的,只有许冲元是公心,可惜年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