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崇道,你想让云台学宫代替明州州衙,成为对日本国外交的衙门?”

苏东坡居然知道明州州衙有个对日邦交的工作,他也猜到了武好古的心思——武好古就是想把对日本牒状外交的权力拿下!而且他还想在将来拿下对高丽国、占城国、真腊国、爪哇国、三佛齐国、天竺诸邦国还有大食等西方诸国的牒状外交权力!

不过首先要拿下的,还是对日本国太宰府(这是日本朝廷设立的一个外交通商机构)的牒状外交权。

以后不再是明州州衙移牒日本国太宰府,而是由云台学宫移牒日本国太宰府。

也只有这样,云台学宫才能有效展开对日布道传教的活动——先得在书信上哄哄人家不是?怎么都得管白河院叫声“法皇”吧?“天皇”和“上皇”是不能叫的,但是“法皇”有点模棱两可,有点像佛教“法王”,是个大和尚的宗教称号。

当然书信的抬头也不能用“赐”或者“敕”这样扎眼的字儿了,这种便宜没啥好占的,也占不了。

“老师。”武好古笑道,“云台学宫如果不能移牒日本国太宰府,我们怎么和日本国掌权的法皇直接接触?没有日本国法皇的同意,我们又如何在日本国的平安京、博多港、难波等地开设书院?”

“日本法皇?”黄庭坚插话问,“日本国的官家怎么叫这个名号?听着有点像和尚。”

“不是有点像。”米友仁笑着解释道,“人家就是个和尚。”

“甚?”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笑了起来,“和尚怎么做了官家的?”

“不是和尚做官家。”米友仁道,“而是日本国的官家做了和尚……不过大权还是掌握着的。”

“元晖。”苏东坡奇怪地问,“你怎知道的?”

一旁的米友仁替武好古解释说:“老师的一个朋友,大相国寺的高僧临政大师在三年多前去了日本,还得到了日本国法皇的宠幸,做了僧官。是他托商人捎信回来说的……那位日本法皇对我老师的画技非常喜欢,还想请他去日本国画像呢。”

“哦?崇道,你要去日本国?”

武好古笑着摇头:“学生自然不去了,学生还要跟着老师习儒呢……不过可以差米元晖走一趟。”

“我去?”米友仁马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去日本国可要飘洋过海的,万一船翻了可怎么办?自己有大好的前程,可不能最后淹死在东海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