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页

“是耶稣诞生后850年左右。”奥丽加用带着泉州口音的汉语回答。

武好古则笑吟吟地看着这个“罗刹美女”,她眼睛有着如同蓝宝石一样的颜色,金黄的头发犹如丝绸般闪亮,眼窝深陷,五官精致而艳丽,仿佛是精雕细琢出来的。

按照白思文的说法,这个奥丽加和另外一个名叫玛丽亚的女人,都是跟随邪恶的十字教强盗来到大食的侍女,在一次作战行动中被俘,结果被卖做了奴隶。阿拉丁商会是在巴格达把她们买下的,万里迢迢运来大宋,送给武好古和马植暖床……

真是命运悲惨啊!

但是武好古现在真迷恋白飞飞,暂时对和奥丽加牵手没有兴趣,不过他在向白思文打听西方世界情况的时候,却发现白思文经常会向她询问。

而奥丽加的回答,则显示出她是个有点知识的女人,而且她还是个挺顽固的基督教徒。

不过即便是这个基督教徒,也没有否认现在西方的学术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巴格达。

奥丽加说:“奴所知,从耶稣诞生后850年左右直到二三十年前,巴格达的历代哈里发就一直在资助学术研究,搜集了大量罗马、希腊、波斯、巴比伦、埃及流传下来的书籍文献,并且将它们翻译成了大食语言。在哈里发的资助下,天方教理学派还在巴格达建立了专门研究这些文献书籍的学术机构智慧馆和尼采米亚大书院……”

哦,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百年翻译运动”了!

在武好古前世的记忆中,的确有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就是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译运动,据说这场运动的成果后来被欧洲人吸纳,成为了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力。

而奥丽加提到的天方教理学,则是在“蒙古少数民族”南下巴格达并且进行“大融合”前,在天方教世界中具有巨大影响力学派,又被称为理性主义,曾经苏菲主义并驾齐驱。只是由于理性主义的门槛较高,精华又过度集中于巴格达,因此没有能逃过“蒙古少数民族”的摧残。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方教文明和华夏文明,都没有逃过蒙古少数民族的弯刀融合,只有本来远远不如天方教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基督教文明躲过了一劫,并且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时代!

“天方教理学……”

武好古不由想到了“程朱理学”。虽然后世对“程朱理学”普遍持有否定的意见,但是真正系统学习过儒学(武好古的今生也是个儒生)的武好古却知道,儒家的理论体系并不完整,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存在缺陷的。而程朱理学在吸收了佛、道两家的一些观点之后,加以整理,构筑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儒学体系。

当然了,这个儒学体系也称不上完美。毕竟宋朝的理学家们只能从佛道理论中汲取养料。而佛道两家能够提供的东西,也是极为有限,而且也存在颇多谬误。

如果想要让儒学在宋朝真正完善起来,就必须要开阔儒家学者们的视野,让他们从西方的学术思想中吸取养料……武好古本人在前世只是个“艺术生”,能够提供的思想养料是有些的。而他现在所推崇的“六艺教育”能够培养的,也仅仅是“武士”而不是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