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五章 而且,他不记得大唐长安有这样的画面

这家的女主人,听闻了以后,也是匆匆忙忙地提着襦裙便走了过来,对自己的宝贝儿子那是心疼得不行。

也在一旁瞎起哄。

「郎君,你这是在干什么?你为什么要打我儿子。」

这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还不知道悔改,跳上假山对着下面自己阿耶道:「对啊!阿耶你为什么要抽我啊,我最近这不没在国子监惹事吗!」…

这家人便拿起那文章,叉手先是行礼,仰天长叹说道:「这太子太师果然不愧是太子太师!这文章才是真正的知识,这写得如此好的文章,你居然都没看出来?你下来,你看我不打死你。」

只能说……

这样的人不少。

毕竟,到了今时今日,很多人都不知道稼穑,这文章简直就是给他们指导农业生产而量身定做的。

难怪他们家近些年收成总不好,或者说明明两块地就是挨着的,却没有隔壁家的长得那么好。

他也曾跟隔壁家取过经,

探讨过这问题,这问题最有可能出就出在这马粪之上!

可具体要放多少呢,事实上,也没个准。

如今,看着那图表上的曲线,这一切都仿佛是通透了。

这家主人只恨自己为何没能早点见到这篇文章。

之后……

他又问道:「这文章国子监的学生全都有?」

「全都有。」

「不学无术!我待会回来了再收拾你!」

说着,便拿着文章去跟别人闲聊去了。

李重的论文,准确地说,是李重跟李淳风联合完成的论文很快便在长安城流传了起来。

事实上,这研究马粪的用量这种东西,格调确实不高。

不过……

这结论却是十分的实用。

虽说所有人都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像今天这样,能把数字精确到不同用量的马粪,能带来多少成粮食的增产或者是减产的,这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十月。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李泰便带着人出发了,首先是通过陆路,到达广州,然后再从广州坐船直达交趾。

临行前,李重除了告诉李泰要注意台风,最好不要在夏秋季节乘船出海之外,另外,又给了李泰一本诗集。

李泰翻开这诗集的第一页,写的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