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代汉[校对版] 王不过霸 2103 字 2022-10-22

“若是如此,倒是可为,只是汉中之地,再多如此多的人口,是否……”张辽还是有些迟疑,毕竟汉中地方不大,再容纳这么多人口,除非短时间内,叶昭能够再侵吞一块地盘,否则这么多人口加起来,怕是远远超出汉中的负荷。

“这点文远不必操心,我自有计较。”叶昭笑道:“我已命人返回汉中,通知徐荣、丁力、纪灵、赵云率部出征,占据筑阳、南乡、阴县以及析县,接应百姓,你我分兵两路,劝说南阳各县百姓,愿者走,不愿者留,我等绝不强迫任何人,只需告诉百姓,汉中之地,有良田可种,税赋不重,愿意走者,可以径直去往筑阳、南乡、阴县、和析县,若有人敢阻拦,无需禀报,直接破之!”

故土难离,会走的,应该都是真的活不下去了,而以叶昭对袁术在南阳政令的了解,百姓之中,活不下去的,怕是占了三成,而除了这些活不下去的之外,至少有五成是挣扎在活不下去的边缘,顺利的话,顺走袁术一半人口应该没什么问题。

当下,叶昭点派人马监察袁术动向,一旦有动静,就立刻前来汇报,而后叶昭与张辽兵分两路,逐县开始劝说百姓赶往筑阳,沿途住行,皆由官府管。

南阳主力兵马都被袁术带走了,余下的各县驻军,多的千把人,少的只有两三百人,面对叶昭浩浩荡荡的大军,哪有人敢抗衡?甚至不等叶昭到来,便已经弃城而逃者不计其数。

不过叶昭也相当克制,基本上除了官府的府库之外,对百姓、士绅秋毫无犯,甚至一路拜访了不少南阳士绅。

当年叶昭随皇甫嵩、朱儁平定南阳,结了不少善缘,也使得叶昭这一路并未遇到太多刁难,当然,最重要的是,叶昭身后就是上万精兵虎视眈眈,太嚣张容易掉脑袋,作为当年黄巾之乱的重灾区,叶昭的胆大妄为,中军大帐之中拿弩指着上官脑袋的事情至今还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虽然如今的叶昭看上去比当年稳重内敛了许多,但没人愿意为了袁术去触这个眉头。

当然,叶昭走后,报信是难免的,袁绍还是南阳太守呢,先撇清关系再说,最好就是两边不得罪。

至于叶昭迁走的那些百姓,对于士人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伤害,叶昭带走的大都是贫民,他们的佃农叶昭可没动,对他们来说,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否则的话,如果叶昭一上来就不分大小一并带走,就算不动他们,这些南阳士人也会主动联合起来抗争。

至于官府的粮草,那是袁术该操心的事情,跟他们无关。

当然,就算没有士人阻挠,这么大规模的迁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初说来简单,但这做起来方方面面的事情就都得顾虑到。

迁徙百姓之中,人员良莠不齐,一些青皮无赖只要愿意走,叶昭也不会拒绝,但这些人往往也好起哄闹事,沿途必须有官军跟随,处理这些事情。

此外迁徙路线,沿途粮食如何保证,迁徙的百姓要往哪里住,每一样都需要顾虑到,至于到了汉中如何安置,反倒不是很困难。

两年来汉中方面叶昭送去的匠人已经将肥料试种完毕,就算是薄田,也能种出足够的粮食来,因此这两年开了不少荒地,正缺人口,加上在叶昭的计划中,本就有对汉中建设的计划,汉中这两年来新建了不少庄子,如今还未开放,此番大量人口涌入,正好将这些庄子盘活。

至于无法养活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