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招标

朱由检知道,陕西的旱灾只是个头,大旱的时候还在后面呢。特别是崇祯十年之后,干旱少雨的华北地区,有的地方能连旱五年以上。旱情的中心河南,将连旱七年!他不敢想象那场景,眼下还有些时间,可以提前做些准备。之前他给徐光启送去了一本《地下水源的勘察与土法打井》让他在工部推广,勘探地下水源的分布,并命人学习制作打井工具。

他有一个大胆的设想,若是将来灾害让人实在无法生存,就只在地下水源多的地方留一些人口。其他的全部迁徙,等熬过最艰苦的那几年再说。至于迁到哪,能迁多少,就看到时候能打到哪,能打下多大的地方了。

“回陛下,臣已经命人学习,并派了十几名官员到陕西,山西两地实地勘察。打井工具也已经成功造了出来,一并让兵部开始推广了。”

“辛苦徐卿了。”朱由检看着满头花白的徐光启,柔声说道。

他已经六十七岁了,若是按照历史的记载,也熬不了几年了。

“为陛下效命,不辛苦。”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徐光启便告退了。

于此同时,远在一千多里外的沈阳。

大政殿。

四大贝勒又聚在了一起。

四个人脸色都很凝重,因为今天的议题是如何熬过这个春天。

“大汗,我下面的人估计最多坚持一个月就断粮了,要想个办法!”莽古尔泰大着嗓门对黄台吉说道。自从上次黄台吉领兵追击虎墩兔受挫后,他对黄台吉的态度更轻慢了。

黄台吉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他下面的部落也好不到哪去。

“蒙古那边怎么说?”代善开口问道,之前黄台吉曾派人向蒙古几个部落索要生活物资。

黄台吉摇了摇头。

“自顾不暇。”

“与朝鲜的互市呢?”

“杯水车薪。”

代善沉默了。自从张家口的市场关闭之后,他们的日子就一直不太好过。眼下他也没什么办法。

“有什么好商量的!?南下吧!明人什么没有?抢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