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郑文桐要涉足房地产行业?

郑文桐不吃王中勋这套,谈生意就要有谈生意的态度,苦情戏演地太过了。

王中勋也不尴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嗯,郑总家里这是正宗的消青铁观音,入口鲜爽,没有一点青草味,还有一种高扬兰花香。”

“哦,想不到王总还是一个爱茶之人,我这也是朋友们送的,等会儿可以送王总一些,除了我爸,其他人也不喝茶,算是牛嚼牡丹。”郑文桐回应。

“这种好茶,除了一些做口碑的好茶馆,很少能买到,当然,对于郑总来说,买到什么样的好茶叶也不稀奇。”王中勋恭维。

“只要茶叶的口感不错,我都能喝,并不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那种二十万一斤的茶叶我也买不起。”郑文桐开玩笑。

王中勋心想,如果继续这么打太极,估计郑文桐能陪他坐到天黑。他也不想绕弯子,单刀直入。

“听说玉山镇那边要新建一个商业广场,项目已经谈下来了,施工地点也确定好了?”

“哦?王总的消息够灵通的,该不会有员工在玉山镇上班吧?”郑文桐笑着问。

“我们这些做工程的,项目难接,所以只好四处交朋友,蛇有蛇道,鼠有鼠路。就是不知道郑总愿不愿意扶持家乡企业一把?”王中勋说。

“王总的公司开在浦海,一家人都在浦海,除了祭祖,也不怎么回来,户口早就迁出去了,那里算得上家乡企业?”郑文桐开玩笑。

“我和郑总虽然是新浦海人,不过一直心系家乡。我们村里不管是修路、建祠堂,我都是不但出钱,而且出力。”王中勋解释。

“听说了,王总还赞助了一支龙舟队,每年端午节参加龙舟赛,王总都会从浦海特意赶过来观战,很是热闹,王总的大名在县里真的是名声显赫。”郑文桐说。

“您别抬举我了,我们这种属于重资产行业,公司账上小十亿,七八亿是贷款。别看我买辆宾利,也是撑场面的,平时根本不舍得开,我要是今天把宾利卖了,明天银行就得上门催我提前还款。”王中勋苦笑。

“王总的意思我明白,王总去年来斜坡投资找我,当时我去外地出差,不过我对贵公司的第一印象不错。”

“开业十几年以来,中勋建设的业界口碑不错,质量过硬。第二就是不管甲方有没有拖欠,年底之前一定会结清农民工的工资,非常难得。”郑文桐夸奖。

“我是这么考虑的,中勋建设在县里算是大企业,可是在浦海却什么都不是,比起郑总的公司更是远远不如。”

“那我们这种小型建筑公司,如何在浦海立足,只能凭质量取胜。我们报价虽然比大中型建设公司低,不过我的工人们比较能吃苦,工程质量我全程监督着,不敢出问题,万一口碑砸掉了,我在浦海的建筑行业基本上就很难立足。”

“至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些农民工兄弟在外辛辛苦苦打工一年,就为了年底带笔钱回家过年,老人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家里的生活费都指望着这笔钱。”

“虽然甲方没有结清我们的钱,但是农民工兄弟把他们的活儿做完了,我们没理由不结清他们的工资。而且他们去要钱,也很难要到,还不如我们中勋建设去要,现在上头也比较重视这一块,一般也只是拖一拖,不敢不给。”王中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