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助学计划和郑国权奖学金!

“哎,建武现在也结婚了,就缺建彬了,你大姨就算完成人生目标了。你大姨那边可是夸了你很多回,如果不是你把建文三兄弟带出去做事,不但挣到钱了,连建武的婚事都解决了。”

“就连出去做个媒,别人都要高看她一眼,说她有三个有出息的儿子,还有一个有能耐的外甥。”周玉玲和婆家、娘家关系维持地都相当和谐。

“我觉得没必要,说是我给建文他们提供了机会。可是实际上建文、建武和建彬都忙了我不少忙,建文在浦海这边把吉家管理地很好,自己也办了居住证,明年就可以把老婆孩子接过来上学。”

“建武在杭州那边也成长很快,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负责一家公司,而且他是属于那种小事不犯错,大事不湖涂的人,很有主见。”

“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军人退伍,所以在账目上特别清楚,做事也很细致。这点郑家村出来的小伙子差远了,有几个村里出来的手脚不干净,早就被我开除了!”

招亲戚朋友做事,如果人品靠得住,其实就是事业的助力,如果为人偷奸耍滑,那就是祸害。

不过好在斜坡投资是郑文桐一手创立的,他在公司里权威说一不二,谁来也不好使,父母郑兴建更不可能为这些没出息的家伙找郑文桐求情。

周玉玲挂完电话,这才反应过来,本来她在新闻里面看到全面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准备催儿子和白小鹿先领证,催完婚以后,再催着生孩子,结果两个人一顿唠嗑,她把这件事给忘了。

周玉玲跟郑兴建抱怨,郑兴建笑她,“别看你儿子年龄小,一肚子鬼心眼,读高中那会儿看网络,好像叫什么《寸芒》,为了防止我们找到,把这本书藏到我们房间衣柜顶上。”

“要不是你那回想把电风扇拆下来清洗一下,估计还是发现不了,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你在三月份就想着洗风扇叶子。”

郑兴建还记得儿子看到那本被缴获的《寸芒》时一脸澹定,他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是怕影响学习,所以放在衣柜顶上,等高考结束了再拿出来看。

郑兴建两个儿子,大儿子文松为人忠厚,做事一板一眼,性格没那么跳脱。

小儿子文桐为人聪明,又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个度把握地很好。除了郑文桐以外,郑兴建是唯一知道儿子立过遗嘱的。

他也是头回知道郑文桐居然拥有和管理着这么庞大的一笔财富。他克制住自己教导儿子的念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成立斜坡公益基金会的想法不错。”

“你可以在村里设立一个助学基金,如果有孩子考上重点线,奖励两万块钱,如果有人考上清北,奖励五万块钱。费不了几个钱,但是名声会好听不少。”

郑文桐把几个手脚不干净的青年赶回郑家村,村里人自然少不了埋怨,正好借着助学基金收拢一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