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单笔十亿元的捐赠纪录!

郑文桐闻弦知雅意,“其实我这里留意到了,不仅是财大,北湖周围的其他几所学校的图书馆都比较陈旧,学校也没有那么多经费去采购国外的电子图书,导致全校师生的研究课题跟不上最新的技术主流,学校教授的知识和实际工作又有些脱节,产学研一体化说了很多年,想落到实处还是很难。”

胡校长表示赞同,“企业技术发展的路线和学校学术研究路线当然会有出入,有些冷门的工作虽然无人问津,不过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比如中传的车洪才教授接受国家任务,历时36年,将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编写完成。”

“你们互联网企业喜欢和热门专业开展合作研究课题,it、新能源、生物医药,可是学校一些冷门专业的教授想申请10万科研经费都很难获批,这就是典型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胡校长说。

冯青松在旁补充:“胡校长也希望带领财大冲刺双一流大学,可是财大目前的硬件条件还是有些不足,自习室的座位不够,财大确实需要一座现代化图书馆,胡校长将你喊回来,就是希望找你化缘,这种事毕竟是能者多劳。”

郑文桐思考了一下,“字节跳动的张一铭说互联网行业精髓在于免费和共享,他说得倒没错。”

“胡校长打算建立北湖五校共享的电子图书馆想法没错,北湖五校的自习室座位数偏少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其实不仅仅是财大缺一座现代图书馆,其实民大、楚工大、江楚理工大南湖校区都缺乏一座现代图书馆。”

“我打算今年用我和我太太的名义向北湖五校捐赠一座现代图书馆,预计投资在10亿左右,投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图书馆的主体建设,其中包括3000人的自习阅览室。二是电子图书馆的建设,每年上下半年会集中采购国外最新的电子期刊,三是希望北湖五校能够将图书馆珍藏的图书放到这座新图书馆,我们也会聘请专家对其中一些孤本进行保护性修缮。”郑文桐说。

胡校长很高兴,“我在这里代表财大先表个态,财大会支持这座图书馆的建设,我们不会敝帚自珍,也愿意和北湖其他四所学校一起交流,我会在北湖五校校长联席工作会来推动这件事的。”

冯青松心生感慨,“单笔10亿,这应该是创造了高校捐赠的记录了吧?”

自从加入斜坡公益基金会担任监事以后,冯青松也一直关注着郑文桐在公益活动方面的投入,斜坡公益基金会的斜坡计划已经在中楚省所有地级市有序开展中,而且已经逐渐扩展到全国省份的省会城市或者省内副中心城市,一年斜坡计划支出不止一个亿。

荷兰的斜坡基金会每年会定时向国内的斜坡公益基金会做定向慈善捐赠,郑文桐,还有郑文桐的商界朋友也会向斜坡公益基金会做捐赠,比如阿狸马老师,网亿的丁三石,idg资本的熊晓歌等等。

学校里对冯青松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冯青松作为法学院院长,全国法学界知名学者,一直为斜坡集团站台比较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