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问答

估计这些富户当了里长心里还在沾沾自喜呢,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他们已经被暗戳戳下套了。

再看胡长安的笑容,怎么看都透出一股奸诈的味道。

就连坐在上首的朱标,也忍不住暗自感叹。

这胡长安也不知是吃了什么药,聪明的简直有点过分了。

这各种计策一环扣一环的,简直让人挑毛病都难。

就在众人感叹的当口,个别聪明的大臣却是发现了胡长安话中有话:“等等,按照胡公子的意思,这里甲制难道还能跟收税结合起来么?”

“自然如此,不仅如此,这里甲制还能跟徭役结合起来呢!”胡长安淡淡一笑。

没想到这些大臣们还是反应挺快的嘛,不愧是能参与太子殿议事的,就是不一样。

众人听罢,脑门上纷纷浮现出硕大的问号。

这里甲制怎么还能跟徭役搭上边?未免也太神奇了点吧。

徭役制度也是古代的一项根本大法,徭役制度的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历朝历代,百姓们都要背负起或轻或重的徭役。

毕竟在古代,时不时就要修个城墙,筑个堤坝啥的,这可都是要人实打实干活的。

官府和军队没那么多人手,自然就要抽调老百姓帮忙了。

目前大明刚刚建立,施行的还是轻薄徭役的政策,要征调农民修路修桥的地方很少。

但是无论如何,帝国总要有抽调民力的时候,到时候具体要用什么样的形式让民众服徭役,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为朝中重臣,他们也是参与过数次关于徭役的讨论的。

不过讨论来讨论去,大家始终没能拿出一个让朱元璋满意的方案,这个议题也就暂时被搁置了。

如今胡长安突然又提起了徭役,众人自然是万分好奇,个个眼光灼灼的盯着胡长安,迫切的想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胡长安也不故弄玄虚,行了一礼后便大大方方的道:“按照目前的办法,一个里长要管十个甲首,一个甲首要管九户人家,而徭役么,自然是要人人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