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返回都城

可想而知,以前安国是给了宿国臣民带来了多大压力,以至于一次大胜就高兴成了这样。</p>

在宫中的宴席上,李皓成为了最显眼的主角,被朝臣们拉着灌酒。</p>

最后要不是崔明发话,只怕李皓就算不醉,也得跑上好几趟茅房。</p>

等宴席散后,李皓被留在宫中住了一晚,第二天一醒就赶去找王怡请安。</p>

王怡也早就在等着李皓了,一见李皓到了,直接就上手开摸,边摸还边询问道“我听说你在战场上还带头冲杀,有没有哪里受伤了。”</p>

对于这种接触,李皓还是有些受不了,赶紧挣脱的跑到一边。</p>

然后说道“没有,那些战报报上来的时候,自然是要渲染的厉害一些,否则怎么能体现情况之危急呢。</p>

儿臣除了守合州城的时候,为了要激励军心,有亲自动过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后面指挥作战。</p>

再加上有上天护佑,那真是一点伤都没受,不信你问陈喜。”</p>

陈喜被李皓一点,此时也是站了出来,说道“回皇后娘娘,奴婢这些天一直守在殿下身边,殿下确实没有受过任何伤。”</p>

可李皓这话,不仅没让王怡放松,反而是记起了什么,当即就伸手拧住了李皓的耳朵。</p>

“你还敢说这事,你是太子,是储君,冲阵的事情是你该干的事吗”</p>

李皓被拧着还不敢反抗,也只能是说道“情况危急,儿臣那时也是迫不得已,下次再也不敢了。”</p>

王怡闻言,眉头一皱“你还敢有下次”</p>

李皓连忙补救道“</p>

没有没有,肯定没有下次。”</p>

正当两人说着话时,崔明也赶了过来,见到这一幕,立马便调转方向,准备离开。</p>

只是李皓眼睛多尖,一把就叫住了他“父皇,你可得救救儿臣啊。”</p>

崔明这才停住脚步,只不过他却是说道“你母后被你气成这样,朕可救不了你,而且这事朕和你母后是一个看法。</p>

朕理解你所说的迫不得已,但难道没了你,其他人就不行了。</p>

每个人的位置不一样,身上的责任也不一样,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在冲阵时出事了怎么办。”</p>

在崔明面前,王怡还得给李皓留几分面子,便主动松了手。</p>

李皓脱身之后,赶紧承认了错误,毕竟自己的身手如何,也不好和他们解释,还是尽快结束话题得比较好。</p>

“是,儿臣当时也是一时冲动,想着能亲临阵前的话,可以方便及时调整对策,也能让城中兵马尽快呼应,日后儿臣一定谨记教训,做事三思而后行。”</p>

崔明听后点了点头,才对王怡说道“你看颢儿已经真心知错,这次你就饶过他吧。”</p>

有了下坡的梯子,王怡也就松了口风“你自己说的话,自己要记住才好。</p>

另外你既然回来了,那大婚的事就尽快进行,你也是该有个人来管管了,也好让你收收心。”</p>

对于这事,李皓也在预期之内“一切由母后做主。”</p>

王怡随后看向崔明,让他赶紧表态。</p>

崔明说道“这事确实该提上来了,朕这就让钦天监和礼部选定日子,至于具体该如何操办,就劳烦皇后了。”</p>

聊完了婚事,李皓陪着在宫里用了午膳,才出宫返回东宫。</p>

只不过这次还真是物事人非,随着李皓出征的两百人,经过这一连串激战,已经只剩下一半了。</p>

虽然对于战场上的生死,李皓已经看的很淡。</p>

可毕竟这帮人跟在李皓身边多年,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p>

所以回到东宫后的第一件事,李皓便是让陈喜去安排,亲自把他们的遗物给送回去,同时还有一份东宫额外给出的抚恤和承诺。</p>

若是他们家中有适龄子嗣,可以允准一人递补东宫当值。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