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

攻城战持续到了傍晚时分,唐军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冲锋,数番攻上城头。但还是未能攻破多玛城。士兵阵亡超过四千人,伤亡人数也超过了八千人。吐蕃人死伤也不小,但他们顽强的抵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像是铁了心要和唐军在此同归于尽一般。

这种情形虽然出乎王忠嗣的意料,但王忠嗣却并不慌张。王忠嗣停止攻城,让士兵们得以休息。同时宣布了夜间进行大规模攻城的命令。王忠嗣下令除了受伤的士兵以及数千后勤兵马,其余三万兵马全部参与夜间的攻城。夜晚的攻城要一举拿下,绝无退缩之说。

初更之后,戈壁滩上一片黑夜笼罩。三万唐军趁着黑夜的掩护,沿着白天搭建的护城河的数百条桥梁潮水般的涌向多玛城。数千架云梯搭上了城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数千唐军便攻上了多玛城的城头。城头的吐蕃人的守军只有零星的抵抗。当大量唐军涌上城头的时候,整座城中的吐蕃兵马像是蒸发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忠嗣接到禀报进入城中,站在城头看着黑漆漆一片的多玛城时,心中也自疑惑。正要下令兵马冲入城中搜捕吐蕃兵马时,猛然间城中四处火起,片刻之后,城中便成了一片火海。许多人影在城中四处纵火,看样子是吐蕃人自己放火烧城。

王忠嗣忙下令全军退出城外,这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到天明时分火势才见熄灭。王忠嗣率兵进城,满城的土屋被烧的热气袭人,所有的房舍都被烧的损毁,无一座完好的房舍。

搜查的兵马禀报说城中并不见吐蕃兵马的踪迹,大量吐蕃兵马像是被大火烧的人间蒸发了一般,根本不见任何踪迹。王忠嗣甚是纳闷,昨夜也不见吐蕃兵马逃出多玛城,难道真的自焚烧死在这里不成?待他来到南城门处时看到南门外临水的码头时,这才恍然大悟。码头边靠着几十条芦苇船,这是用扎陵湖边茂盛的芦苇扎就的简易船只。码头上散落着大量的兵器物资,脚步杂沓,一片杂乱景象。

“失策,失策。”王忠嗣皱眉骂道:“本帅原以为他们被瓮中捉鳖插翅难逃,现在看来,是趁着我们进攻的间歇乘坐这样的芦苇船从湖上撤离了。临走时还烧了城池,留给我们一座空城,着实可恶。”

第560章 进军

无论如何,此战可算旗开得胜。一日时间攻破多玛城,这便是王忠嗣所要达到的目的。虽然兵马阵亡四千多,这是个惊人的数字,但王忠嗣觉得,若能以数千兵马的代价拿下一座城池,还是划算的。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在自己率军攻打多玛城的时候,鄂陵湖东的羚羊城和扎陵湖西的石堡城的吐蕃兵马均未有任何的异动。这让摆开了架势要和吐蕃援军展开一场厮杀的左右路军的两位领军统帅李光弼和哥舒翰甚是有些不爽。

多玛城陷落,下一个目标王忠嗣选择了距离最近的羚羊城。此城在鄂陵湖东,距离多玛城只有五十里。攻击羚羊城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王忠嗣多玛城的吐蕃残兵从扎陵湖上乘坐芦苇船撤离,他们只能是去了扎陵湖西侧的石堡城。也就是说,羚羊城的守军数量比石堡城要少,更容易一举拿下。

本着一鼓作气,在大雪落下之前攻陷两湖三城地区的想法,王忠嗣稍作调整,将伤兵留在了已经成废墟的多玛城中,率三万中军同李光弼的左路军汇合直扑羚羊城。

这一次王忠嗣准李光弼所请,由他的左路大军作为攻城的主力。李光弼率左路五万大军迫不及待的扑向羚羊城。

羚羊城建在鄂陵湖东的高地上,这是一片红土砂砾的山丘。其实也不能算是一座山丘,只是地势比之周围的戈壁荒地要高了许多。羚羊城原本是靠近扎陵湖东的一处小村落,因为左近的戈壁滩上有很多野羚羊和野牦牛生存于此。吐蕃国的达官贵人喜欢不远千里来此狩猎,久而久之便在此处筑城,名字也干脆叫做羚羊城。没想到的是,此城和石堡城在吐谷浑归顺唐朝之后,俨然成了两湖地区一东一西的两座屏障,成为驻扎大军防御大唐兵马的一座坚城,这是当初筑造此城时万万没想到的。

李光弼靠近羚羊城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却并非是羚羊城的攻城战,而是鄂陵湖东羚羊城之北的一条大河。这条河既宽而深,突兀的从戈壁滩上奔腾而过,直冲向东。当地人将这座河流称之为泥沙河,但这泥沙河其实便是一直往东奔腾到海的黄河的上游。黄河奔腾数千里入海,沿途无数支流汇入其中,但其源头的便是从昆仑山上流下的大量融化的雪水汇入扎陵湖和鄂陵湖所致。

虽然是源头,但这条泥沙河河水湍急,河面不算很宽,但浊浪翻滚,水势甚是猛烈。唐朝大军可没有随军携带船只。戈壁滩上除了低矮的灌木和苔藓之外便只有零星长成的形状怪异只有儿臂粗的一些树木,这些树木根本不足以用来打造过河的船只或者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