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页

双方的交换比之所以会如此悬殊,并不是完全因为262t的出色性能,而是以bv138e和264h这两种空中预警机为核心的空战指挥体系的功劳。这让德国人的270多架战斗机和300多架轰炸机之间有了真正的配合,就像陆地上的战斗一样。因此才能以少胜多,击落了几乎和自身数量相当的敌机。

而在莫尔德斯的报告中,则重点提及了美国一方的战机同样存在相当有力的指挥这一情况——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美国人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他们的战机进退有序,还能对目视以外的德国机群进行追击,显然是有预警机在指挥。只是由于指挥失误,同时没有预料到262t的出现,才遭到如此严重的挫败。

所以莫尔德斯预测,美军航空兵的指挥应该会很快得到改进,下一次的纽芬兰岛大空战,德国将不可能取得过于悬殊的交换比。

“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赫斯曼问。纽芬兰岛大空战当然不能只打一次,至少得打上四到五次,才有可能将美国人在加拿大东部的战机消耗殆尽。

“明天上午。”雷德尔说,“第3舰队的301和302航母大队今晚会和第20特遣舰队汇合,它们拥有4艘凯塞林级航母。届时第20特混舰队将会集中12艘航母,拥有的福克636战斗机也会再增加96架。”

凯塞林则补充道:“预计这次我们的264可以顺利发射导弹了,这次我们将发射最新型号的死神1d型远程空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的航程将会增加到700公里,战斗部重量将会相应减少,航速也会下降到600公里小时左右。”

赫斯曼点了点头,他并不在乎死神导弹能炸死几个美国人,但是攻击还是必须的,不如此则无法牵制美国人的战机于东海岸。

所以他在几个月前就下达了研究大航程空射巡航导弹的命令,现在改进已经完成(这是非常容易的改进),而且还有了第一批实弹。

“对百慕大群岛的攻击呢?”赫斯曼接着又问,“还有必要进行吗?”

对百慕大群岛的进攻是佯攻,目的也是为了削弱美国在北大西洋上的空中力量。根据佯攻百慕大群岛的“大三角方案”,超过20艘德国航母将会集中1000多架战机,对百慕大群岛进行狂轰滥炸,彻底摧毁那里的美国航空兵力和美军机场。为此还准备投入拥有8艘齐柏林级航母的第10特遣舰队(是第1舰队的主力)配合第20特遣舰队一起进攻,不过这个“大三角方案”仅仅是一个备选的预案,不一定真的会执行。

“没有必要,海军和空军都认为不必要实行了。”雷德尔说,“因为在纽芬兰岛附近的空中交战的交换比非常理想,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在纽芬兰岛和拉布拉多海岸附近同美国航空兵交战,以达到彻底消耗敌人的目的。”

第1214章 登陆北美洲(六)

“马克,如果纽芬兰岛遭到敌人的进攻,我是指登陆,你们能够依靠岛上现有的力量抵抗多久?”

1945年4月9日,就在“第一次纽芬兰岛大空战”的次日,前往蒙特利尔调查空战失利原因的亨利·阿诺德上将突然问了一个让克拉克上将有点意外的问题。

亨利·阿诺德是陆军航空兵司令官,不是陆军参谋长或助理副参谋长,似乎不应该问这个和陆军航空兵关系不大的问题。

“亨利,你在担心什么?”克拉克上将看着忧心忡忡的阿诺德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