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页

罗斯福缓缓的继续往下说:“上将,我想你一定比我更了解美国现在面临的处境,只是你不愿意承认而已。

美国正在失败,而造成美国失败的原因不是美国的士兵不够勇敢,也不是美国的将军们不会指挥,而是科学技术的落后!由于德国统治了欧洲,进而掌握了欧洲大部分的科研实力,使得他们的研发能力在目前远超美国。所以我们和德国的差距,现在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美国总统叹了口气:“上将,在1942年德国人的遥控飞弹还拖着根电线,只能攻击几千米外的目标,而且也飞不了太快。可是现在,德国人已经有了可以打几百公里之遥的火箭推动的导弹了。而我们……却连真正能用无线遥控的导弹都没有造出来!

你难道还不明白吗?战争的拖延不会给美国带来转机,只能进一步拉大我们和德国之间的差距。所以及早求和,才是真正对美国有利的!”

历史上美国的尖端技术对欧洲实现全面赶超就是源于二战,不仅大量的科学家因为是犹太人而逃亡美国,而且英国还白送了很多技术给美国,德国在战败后的科学技术财富又大部被美国占有。

而现在,美国人可没有那么好运气了。不仅没有多少欧洲犹太科学家跑到美国,连来自英国的技术也从43年第二季度开始中断了。

反观德国,因为在43年搞定了英国本土,得到了几乎全部英国掌握的尖端技术——虽然德国也有类似的技术,但是双方所走的技术路线不一定相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别。因此英国的技术资料可以给德国的研究部门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从而加速技术进步。

所以从43年开始,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美德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了。而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之后,罗斯福已经意识到了战争的拖延对美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下了决心,宁愿支付巨额赔款,也要在自己的任期内结束战争。

而要让美国民众和华尔街接受战败的现实,多挨点导弹轰炸是非常必要的……

完全明白了罗斯福的意图,威廉·莱希上将已经震惊的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罗斯福的病房内一片死寂。

“上将。”不知道过了多久,还是霍普金斯打破了沉默,“我想您完全理解总统先生的苦心吧?”

威廉·莱希沉默地点点头。

“我们打不赢的,是吗?”

“打不赢,但是敌人也不可能完全征服美国!”威廉·莱希回答。

在大西洋上战败不等于美国无力在本土击败入侵者。现在的美国是一个已经完全动员起来,拥有一亿多人口和世界最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完全可以武装起2000万人以上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