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页

他估计的没错,在300米距离上,e-50和js-2就是“对穿”,谁都能一炮搞定对方。甚至t-3485在250米以内的距离上也能一炮击穿e-50a坦克的正面下车体。

而苏军集中的坦克数量肯定比德军能够投入的要多很多,而且苏军的步兵也多,完全可以在夜间用人海加上坦克海的战术打败德国人。

看来苏联的国运还没有到头啊!

第1031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一)

1944年5月1日。在远处传来的隆隆轰鸣声当中,红十月铁路线上的小城克林周遭,到处都是一片紧张繁忙的气氛。大队的红军步兵,牵引式的a-19加农炮、zis-2反坦克炮和zis-3加农炮,还有车身低矮,炮管细长的su-57型坦克歼击车,在夜色降临的时候,就从城外不知道什么地方隆隆开来了。

看看这些官兵士气高昂和装备整齐完好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不是苦战多日的预备方面军,而是从莫斯科开来的生力军了。

由科涅夫元帅指挥的预备方面军打到4月30日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全部的阻击任务,兵力也从原来的50多万下降到了不足25万。

10天的苦战,有至少25万将士牺牲、重伤……或者背叛了共产主义事业——当了俘虏!

而且预备方面军大部分的重装备,也在10天的苦战中损失殆尽了。打到这个程度,预备方面军也算是伤残了。所以在4月30日夜晚,红军统帅部就给科涅夫元帅下达了撤离战场前往弗拉基米尔州境内休整的命令。

大批从东方征集来的新兵和乌拉尔工业区生产的或是通过北太平洋“生命线”运来的武器装备,正在古老的弗拉基米尔城等待着预备方面军的接收。

按照计划,科涅夫的方面军有2个月时间进行扩充、整编和训练。将从原本的重型化部队,转变为相对轻型化的部队。

su-57坦克歼击车、美式的1型57反坦克炮、zis-3型762加农炮和1938式122榴弹炮将会成为预备方面军所属各部队手中的重武器。同时卡车和汽车数量将会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马车和挽马——也就是说,今后预备方面军所属的3个集团军,将会从摩托化部队倒退成为“挽马化”部队。

而这样的倒退,当然是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形势。由于苏联的工业实力因为战争失利出现倒退,已经没有能力供应大量重型化的部队。

所以全面的轻便化改革,将会在第一次莫斯科会战胜利后启动——虽然红军最高统帅部对眼前的这场大会战比较乐观,但是他们也不认为可以把欧洲联军从莫斯科城下驱赶得很远。

因此未来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莫斯科会战……

而取代预备方面军在克林和红十月铁路沿线(加里宁市到莫斯科段)布防的,则是从莫斯科城内开出来的是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上将指挥的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

在这个时空,第62集团军是为了保卫莫斯科而成立的部队,集团军下没有设立军一级的指挥机关,而是直接统辖步兵第87、98、112、131、196、229、244、315、399等9个师,以及第23独立坦克歼击团(装备美国援助的10坦克歼击车)和第20坦克歼击旅(装备苏制的su-57坦克歼击车)。总兵力多达13万,是典型的“重型化”步兵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