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页

“这取决于波兰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赫斯曼淡淡地说,“由于《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都已经废除,所以现在的波兰王国继承的是波兰会议王国的法统!”

波兰会议王国就是俄属波兰,这个国家是在1815年经由维也纳会议成立的,面积只有区区的1285万平方公里。如果波兰王国只剩下这点土地,那么未来波兰民族的人口还能有多少?如果连人都没有了,波兰还会有未来?

赫斯曼看着西科尔斯基,“西科尔斯基将军,去向皇帝效忠吧,然后我会推荐你当波兰集团军司令官。我想这个职位你来担当是最合适的。而且卡廷森林事件也可以成为我们双方完全和解和团结起来的契机……因为苏联是要从根本上消灭波兰民族的。”

这是一个西科尔斯基无法解决的条件!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一个全心全意为了波兰民族而斗争的军事家和政治领袖,现在站出来带领波兰防卫军去为了波兰民族的生存而斗争,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故事啊!

第893章 列宁格勒问题

“总书记同志,现在列宁格勒的情况仍然非常危急,德军并没有从城外撤走,列宁格勒城南目前仍然被德军控制,红十月铁路也没有恢复通车。

而且情报部门还报告,以西科尔斯基为首的波兰反动军人集团借口卡廷森林事件投靠了德国皇帝,被任命为波兰集团军司令官,估计很快就要带领波兰军队进入我国领土作战,很可能被运用于列宁格勒战场充当炮灰。届时德国人可能会运用波兰白军进行攻坚作战。

另外,白俄女皇现在就常驻在列宁格勒市郊的皇村,那里还聚集着至少40万从列宁格勒驱逐出去的坏分子……”

正在向斯大林汇报工作的是列宁格勒州委和市委书记日丹诺夫,他同时也是政治局委员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从列宁格勒驱逐了几十万人以节约口粮的决定就是他做出的,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列宁格勒成了反革命分子家属之城。

可是反革命分子家属是不能居住在列宁格勒这样的大城市的!他们必须要离开,去遥远的西伯利亚或中亚。

而在苏联,把户口从第二首都迁往西伯利亚肯定是一种严厉的惩罚。

“列宁格勒的人口必须要立即疏散。”斯大林马上就有了决断,“因为城市很有可能再次遭到包围!另外,列宁格勒的许多工厂也必须疏散到西伯利亚去。”

斯大林现在说的疏散计划和列宁格勒市民的成分变化其实没有多大关系。不仅列宁格勒要疏散,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实在莫斯科也都要进行疏散。大量的人口要迁移,大批的工厂要搬迁。

这些都是苏联坚持长期战争所必须的措施!

另外,趁着这个疏散西部地区人口的机会,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建设步伐也可以加快。国家计委正在进行规划,准备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建设一大批工厂。而驻美国大使李维诺夫已经得到了指示,开始和美国交涉“租借”机器设备的问题。

当然了,那些从列宁格勒迁出去的反革命分子家属和从莫斯科疏散出去的人不一样。他们没有再返回列宁格勒的机会了……等到战争结束,苏联政府会从别的地方再迁移人口去列宁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