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页

巴甫洛夫元帅点了点头,说:“好吧,那就将西北方面的会战的发起时间推迟到6月1日。”

……

1943年4月中旬,当美国人忙着修复运河船闸,日本的一帮有点脑残的“昭和参谋”们人忙着瞎折腾,苏联人在准备43年决战计划的同时,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赫斯曼帝国元帅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和苏联决战的计划上面。

决战计划早就有了,就是代号为“蓝色行动”的计划。该计划和历史上的“巴巴罗萨”计划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夺取苏联的煤炭、钢铁和石油中心,然后迫使苏联求和或发生内战。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指夺取苏联的煤炭、钢铁和石油中心),那么主攻目标就是乌克兰和南俄。

不过由于苏德谈判已经秘密开始了好几个月,而且在谈判中德方已经提出了割让左岸乌克兰的条件,因此苏联人再迟钝也一定能猜中德军的主攻目标。所以一定会在左岸乌克兰摆满精锐部队严阵以待的。

因此之前草拟的从正面突破第聂伯河的几个子方案显然都是不可行的。虽然以德军目前的战力,强攻正面应该也能打胜,但是这伤亡决计小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由东线总司令调任第一军需总监的古德里安元帅就和赫斯曼一同开始拟定一份新的方案,代号是“紫色方案”。

顺便提一下,因为欧洲战场上就只剩下苏联一个敌人了。所以东线总部在3月份被撤销,东线各集团军群由总参谋部直接指挥,而原来的第一军需总监哈尔德元帅则出任印度战线司令官,和英国人印度总督蒙巴顿还有英印军总司令蒙哥马利一块儿去印度同婆罗门革命家作斗争了。

实际上紫色方案也没多难弄——赫斯曼这个“冒牌军神”现在也历练出来了,知道该怎么指挥一支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大军了。

“海因茨。”他在措森大总参内的一间作战室里面对正在看地图的古德里安说,“苏联在北线必解列宁格勒之围,在南线必守东乌克兰。那么中路的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突出部应该就是最薄弱的地段。我们可以先打一场突出部战役,将中路苏军重创,然后驱逐进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围困,接着再挥师南下伊尔库斯科、别尔哥罗德、沃罗日涅和卢甘斯克,包围苏联的西南方面军。”

“1200-1500公里……这个迂回可有点大了。”古德里安眉头微皱。

“有问题?”赫斯曼说,“我们现在有很多汽车、坦克和突击火炮,而且还在东线战场集中了15万架各种飞机。足够把苏联人的军队炸得动弹不得!”

“问题是燃油!现在我们的机械化水平很高,坦克和汽车的数量空气巨大,飞机也很多,这些东西可都是油老虎。”古德里安说,“1200-1500公里的大迂回,而且还是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进行,这路可不容易走,会很耗费燃油的。帝国元帅,我们现在准备了多少燃油?”

第849章 有多少油打多少仗

后世的军事爱好者总爱埋怨二战中的德国没有能及时进行总动员,因而造成了金发碧眼的雅利安超人们在苏德战场上总是面对在数量和纸面威力上占据优势的苏联红军。但是他们往往忽视机械化装备是要用充足的燃油才能喂饱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