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页

所以真正能投入进攻的就是305万人,而这些部队占到了德国陆军野战部队的75左右。而且剩下的90多万德国国防军野战部队不是在爱尔兰作战,就是在中东、圭亚那或是欧洲还有非洲西海岸的重要地点驻守,是很难抽调出来用于东线进攻的。

至于进一步进行动员的问题,虽然早在赫斯曼当总参谋长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但是由于纳粹党不愿意让德国的妇女走进工厂去替代男性,所以动员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

而且在不包括共君联盟国在内的德国本土,现在已经动员了800余万人参军——其中400余万人在一线野战部队,剩下的人大多在海军、空军、防空兵和后勤机关服役,还有几十万人的国土防卫队和上百万在兵营里面接受训练的新兵。

所以德国进一步动员的潜力也不是太大了,毕竟德国的人口基数(只算德国本部)就这点儿,能够动员出来的兵力肯定没有苏联多。

因此在赫斯曼主导下制定的“蓝色计划”中,并没有一脚踹翻布尔什维克的打算,也没有直捣莫斯科的大目标。有的只是几个小目标,比如乌克兰,比如高加索石油产区,比如重创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

同时,“蓝色计划”也不是一个速决战计划,而是做了持久对抗的准备。夺取苏联的重工业基地乌克兰和石油产区高加索地区,都是持久作战的需要。

不过要达成这几个小目标也不容易。毕竟斯大林和苏联最高统帅部也不是三岁小孩子,戏不做足了,他们这些人精是不会相信德国人要把苏联的列宁格勒变成俄罗斯帝国的彼得格勒的。

……

“领袖,如果要让斯大林相信我们的目标是恢复俄罗斯帝国,那就必须要把奥丽加女皇抬出来,还要重建白俄军队。”

赫斯曼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口咖啡,接着又说:“而且列宁格勒方向上的进攻要足够猛烈,最好能打到列宁格勒近郊。只要沙皇的旗帜可以在皇村上空飘扬,斯大林就不得不相信了。”

要从波罗的出击打进列宁格勒是很难的,因为列宁格勒城内除了会有苏联红军防守,还会有上百万甚至更多的苏联劳动人民参加战斗——八月革命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列宁格勒城内还念着沙皇好处的遗老恐怕没几个,被布尔什维克教育出来的“苏维埃人”才是列宁格勒城内的大多数!

所以纳粹军队打着奥丽加女皇的旗帜进军是迷惑不了他们的,但是从爱沙尼亚和苏联边境推进到列宁格勒郊外的普希金村(皇村)还是有可能的,不过是推进一百几十公里而已。

“最好让奥丽加女皇本人回到那个……什么沙皇村。”希特勒插话道,“她是一个标志,对一部分俄罗斯人来说,她是被上帝所庇佑的合法君主。对了,正教会和女皇可以一起回去。”

女皇归来当然是树大招风了,而且还是“带着上帝”一起回去的,上帝在俄罗斯的人气可比罗曼诺夫王朝要足多了。斯大林要再不当回事儿说不定就要弄假成真了!

“如果奥丽加女皇进驻叶卡捷琳娜宫,斯大林一定不敢掉以轻心。”总参谋长凯塞林元帅也同意了希特勒的看法,他看了看赫斯曼,“只是不知道女皇愿不愿意回到皇村?”

希特勒这时也看着赫斯曼,赫斯曼知道这两人的意思,他耸耸肩笑道:“我去一趟托姆别阿城堡,应该能和那位女皇陛下达成共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