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

“俄国人的南线推进得很慢,像是在打堑壕战……不过却是无懈可击啊!”

华沙城堡,莫德尔在自己的新司令部里面正对着一张硕大的地图有点摸不着头脑。

根据空军和党卫军波兰骑兵的侦察,南线苏军推进的异常小心,几乎是步步为营,不像是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装甲突击,倒像是在打堑壕战。

苏军南线集群这种出人意料的推进方法,在不经意间打乱了莫德尔的一次短促突击的部署——他本想出的党卫军第5“维京”师、匈牙利机械化军和5个重装甲营,向南路苏军发起进攻,力争再打出一场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式的胜利。可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是无法实现这一设想了。

“司令官,或许苏联人就是想在华沙和我们硬碰硬打一场攻防战。”第6集团军参谋长阿尔图·施密特少将说,“苏联人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哪怕打出3比1的交换比,华沙也有可能被他们夺走。”

莫德尔摇摇头,说:“苏联人抢不走华沙的……华沙之战将是苏联覆灭的开始!”他顿了顿,“而我们保卫华沙的关键,则是华沙不能被苏联人包围。既然苏联人暂时没有从南路包抄的迹象,那么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北面。”

“还是莱吉奥诺沃?”阿尔图·施密特问。

“对,还是那里!”莫德尔点了点头,“维斯瓦河在那里转向西北,我们只要能在莱吉奥诺沃再次击退苏军的北路军,那么他们对华沙的包围就无法实现。只要华沙不被包围,第6集团军就会源源不断得到增援,那么我们就能以3比1到5比1的交换比消耗苏军。”

第678章 大雷雨(四十二)

“帝国元帅,目前中央集团军群在波兰-西乌克兰战场的部署是这样的,第6集团军固守华沙,第4集团军固守利沃夫,第17集团军固守克拉科夫,第16集团军固守索哈契夫-布沃涅-普鲁斯科夫,第11集团军固守扎克罗奇姆-维绍格鲁德,第12集团军固守普沃茨克-托伦,第9集团军则部署在德国的波森作为集团军群的预备队……”

就在波兰前线的战火猛然升温的同时,德意志帝国国防部长赫斯曼帝国元帅正在柏林城内的国防部大楼里面,听取第一军需总监哈尔德大将的报告。

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中央集团军群的最新部署情况的,这个龙德施泰德元帅担任司令官的集团军群,现在一共管辖着7个集团军以及波兰防卫军、乌克兰防卫军,总兵力将近180万,人数也是东线的3个集团军群中最多的。

在中央集团军群所管辖的7个集团军中,固守华沙的第6集团军和固守利沃夫的第4集团军毫无疑问是主力。其中第6集团军的人数现在达到了30万之多。

而第4集团军因为管辖了大量的乌克兰防卫军,兵力更多达60余万(其中德军只有10余万)。

虽然驻守利沃夫的第4集团军才是中央集团军群下人数最多的集团军,但是目前中央集团军群乃至整个东线战场却是围绕华沙战役进行布置的,所以第11集团军、第12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都部署在华沙以东的维斯瓦河和布楚拉河沿岸——这3个人数不多(都只有2个德国军和1个波兰防卫军集群)的集团军其实都是负责华沙后路安全的。

另外,作为中央集团军群的总预备队,第9集团军下属还有一个第48装甲军(第12装甲师、第1骑兵师、第3装甲掷弹兵师),这个装甲军的用处首先是保护华沙的后路安全,其次是在适当的时候投入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