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页

“领袖,这是欧洲人和美国人之间的战争!”赫斯曼微笑着纠正了希特勒的说法,“我们现在应该让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知道,欧洲共同体对美洲没有任何野心,我们只想要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欧洲。至于圭亚那……我们将会帮助圭亚那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去圭亚那是为了解放圭亚那,而不是为了征服圭亚那。”

“解放……”希特勒当然知道这个词儿意味着收费,他想了想,“这个词儿在美国人耳朵里大概就意味着我们要和他们争夺南美洲的解放市场。”

赫斯曼耸耸肩,“我想这是必然的,一个强大的美国和一个统一的欧洲必然会在南美洲展开斗争,这是南美洲各国的国情和大西洋地缘政治决定的。哪怕我们现在退出圭亚那,美国也不会放弃干涉欧洲和反对欧洲统一的立场。”

其实换成德国也一样,只要德国统一了欧洲,就必然会插手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而且拉丁美洲国家和欧洲的关系素来密切,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分号。

另外,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独立国家,不是美国的殖民地。这样的格局对美国而言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美国始终可以和那些混乱的拉丁美洲国家保持距离,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会陷入拉美各国的内部纷争。而不利的一面,则是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控制不够严密,让外部势力有很多插手的机会。

赫斯曼顿了顿,又说:“虽然我们在未来必然会干涉拉丁美洲事务。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应该让美洲人和欧洲人知道,只要美国同意保证圭亚那的独立和自由,并且退出冰岛和亚速尔群岛,我们就可以从圭亚那撤出。所以我们应该以欧洲共同体的名义回应而不是拒绝美国最后通牒。”

“回应?”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皱着眉头说,“帝国元帅,在外交上没有回应最后通牒一说。要么拒绝、要么接受、要么置之不理。”

“但我们还是应该放低姿态进行回应,并且在表面上争取谈判。”

赫斯曼思索着说:“并不是真的要和美国谈判,而是一种宣传战的手段。或许可以让罗马教宗出面,请巴西总统和阿根廷总统共同出面调解。”

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天主教国家,无论执政者是否亲德,都不会拒绝教宗提出的调停请求,表面的功夫总要做一下的。而这么一来,至少拉丁美洲的人民会知道德国的意图。

而一部分美国人,也有可能因为政府强硬拒绝“冰岛、亚速尔群岛换圭亚那”的建议,对罗斯福政府产生不满。罗斯福毕竟是个民选的总统,几个百分点的选民倒戈就足够让他的统治止步于第三个任期。

第600章 欧洲人的欧洲(下)

“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4月15日、16日发生在圭亚那的事件了。依靠武力征服了大半个欧洲的纳粹德国,先利用阴谋颠覆了荷属圭亚那当局,然后又以武力赤裸裸地入侵了该地区——那里位于美洲大陆之上,并且靠近美国。

这种对美洲大陆的侵略行径不仅严重侵犯了美国的利益,而且还触犯了自1836年以来美国在美洲问题上所奉行的底线,即:欧洲各国不能再以任何美洲国家为殖民地和美国视任何殖民美洲的企图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正是我所领导的政府在4月17日向纳粹德国政府递交最后通牒的原因。

在捍卫美洲这片属于所有美洲人的土地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任何退缩和动摇,必须展现出最为坚决的立场。

如果我们在1942年4月选择在圭亚那问题上后退,那么来自欧洲的纳粹军队很快会入侵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就像他们在欧洲大陆上所做的那样。而美利坚合众国的本土,也终将会成为纳粹军队的入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