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页

就在保卢斯和丸山说话的时候,美国人的坦克和一部分步兵(并不是所有的步兵都趴着不动)已经冲到了靠近日军第一道防线前不足250米的距离上。

这时,部署在日军阵地后方的迫击炮打出了几十发照明弹,在冲锋的美军坦克上方形成了一个个闪耀着白色光芒的“小太阳”,将下方的战场照的一片惨白。

配属在日军第2师团的战防炮大队的指挥官山田勇作少佐猛的撤掉了箍在头上的草圈,把持指挥刀向前一指:“放!”

19门部署在日军阵地后方的一式37速射炮亮出炮口,炮手也掀掉掩蔽,猛地推弹入膛。然后拉动火绳,每个炮口都喷吐出了致命的火舌!

日军的一式37速射炮是94式战防炮的改进型,原本是打算用来对付苏联的新式坦克(不知道是kv1还是t34?),现在拿来对付美国的3倒也能应付。3坦克是战斗全重127吨的轻型坦克,正面装甲最厚处是44。在250米的距离上,用一式37速射炮勉强可以击穿。

第2师团的战防炮兵全都是训练有素的,250米左右的距离又足够近。因此第一波炮击的准确度很高,19发37穿甲弹中有15发命中,其中有4发因为射击角度的问题,没有击穿3坦克的装甲,剩下的11发中有3发击中了3坦克的履带,还有8发击穿了3坦克的装甲在坦克内部炸开把坦克打得瘫痪不动了。

遭到反坦克炮打击的美军坦克全都停止了前进,开始调转炮口向刚才冒出炮口焰的地方开火射击。少量跟随在坦克后方的步兵也立即散开,也用勃朗宁1918轻机枪和1式加兰德步枪向前方的日军战壕开火。

而在美国人的步兵和坦克前方200多米的一道日军挖掘的浅浅的战壕里面,日本步兵也开始用38式步枪、十一年式轻机枪、92式重机枪,还有日本陆军特有的50掷弹筒还击。一时间战场上面到处都是以极快的速度飞来飞去橘红色、暗红光线,还有不时腾起的火球,以及星星点点的炮口焰。看上去非常热闹,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来自仙台县黑川郡乡下的军曹山田二郎,这时从一个用夏威夷椰子树的枝叶伪装起来的散兵坑里面探出半个脑袋,顿时就闻到了呛人的硝烟味儿,子弹和37炮弹从他的头顶上嗖嗖飞过,带起一阵阵的热风。

不过山田丝毫没有在意,他的目光已经被前方30-40米开外一辆正在用37和机关枪开火的3坦克吸引住了。这才是他蹲在这个满是烂泥的散兵坑里的目的!他拿起了怎么看都不靠谱的“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然后按照训练时的要求,先打开保险,然后将“铁拳”扛在肩膀上,再把纺锤形的弹头瞄准了前方的坦克,猛地一按击发开关。只觉得背后喷出一股热流,肩膀上的“铁拳”发射器猛地震动了一下,那个纺锤型的弹头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前方看上去非常巨大的3坦克飞去,眨眼的功夫就猛地撞在了3坦克的正面,化作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然后就看见坦克的顶部突然冒出了橘红色的大火!

已经准备好成神的山田二郎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呆了——做工那么粗糙的武器居然真的管用!这下暂时不用去九段坂啦。

“这是……”柯林斯上校猛地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扭头对肖特上将说,“上将,我看见好几辆坦克爆炸了!”

“爆炸?是被37炮打中了弹药殉爆的吧?”肖特上将也注意到战场上不时有3坦克被日本人打成火球——这种3坦克也太不牢靠了吧?等打完了夏威夷之战,一定要建议陆军部把坦克造得坚固一些,正面装甲至少要100厚才行。

柯林斯上校也认同肖特上将的猜想。不过反坦克炮没有什么好怕的,除非这些反坦克炮可以机动部署,随时转移阵地,否则就是榴弹炮的靶子。于是他提出建议道:“上将,炮兵已经重新部署好了,可以开始轰击日军战线后方了。”

“好的,10分钟炮击应该可以清除掉三分之二以上的反坦克炮。”肖特上将立即点了点头,同意了柯林斯上校的建议。他现在坦克集群作战和步兵也差不多,关键还是和炮兵的配合。

肖特上将认为坦克要和大炮配合,而他的对手日本人却认为坦克要和潜水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