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那么……我们有可能在美国参战前和英国讲和吗?”威廉三世问。“这样我们不就能避免一场风险巨大的战争了,不是吗?”

听到威廉三世的提议,赫斯曼已经明白了。奥丽加和威廉三世一定事先商量好的,由奥丽加出面当特使,给英国一个投降输一半的机会。英国一跪,美国就没戏了。然后德国就能集中力量对付苏联,把奥丽加捧上皇位,再让德国太子妃做继承人……

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好啊!

第507章 和平的曙光?

大英帝国是不会和德国讲和的,赫斯曼非常肯定。至少在英国失去大部分舰队并且陷入德国海军的包围和封锁前不会真的同德国讲和的。

因为现在发生在英德之间的不是一场无关全局的地区武装冲突,而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是没有什么“体面的和平”,也没有什么“投降输一半”的。

英国如果在目前的局势下同德国讲和,那么毫无疑问英国将会永远失去世界霸权,并且沦为一个二流国家——虽然英国成为二流国家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但是4600万享受惯了日不落帝国荣光的英国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毕竟由奢入简总是很困难的。

因此想要和英国讲和,德国面临的障碍绝不是一个冥顽不灵,而且很可能是美国特务的温斯顿·丘吉尔,而是4600万不甘心的英国人。

而且,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到现在,还没有显出极为残酷的一面。英国人虽然失去了二三十万军队(不算阿三和黑蜀黍),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被俘进了战俘营,得到了比较好的对待。本来应该发生的对英国本土的狂轰滥炸,也由于赫斯曼的原因而没有发生。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潜艇、飞机以及伪装袭击舰的破交战给英国本土造成了物资短缺的困难,现在的大部分英国民众根本感觉不到战争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指望英国人认输放弃世界霸权呢?

“陛下,虽然我认为和平不会目前情况下出现。”赫斯曼看着满头白发,显得非常苍老的威廉三世,“但我也不反对和英国人进行接触。”

虽然赫斯曼并不想和英国讲和,但是他知道希特勒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还和英国方面建立的秘密的议和渠道。只是因为刚刚去世的威廉二世对英国很有些怨念,而没有办法大张旗鼓的进行和平运动。

但是现在对英国有怨念的老皇帝死了,换了一个愿意和英国讲和的新皇帝。那么作为容克军官团的领袖,赫斯曼也不能同时反对皇帝和内阁的主张。

“我们能让奥丽加女皇去一趟英国吗?”威廉三世试探着问。“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和乔治六世建立联系,或许可以加速英德两国的和解进程。”

“当然可以。”赫斯曼点了点头,笑道,“奥丽加女皇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丘吉尔没有办法阻止她和英国国王见面。”

奥丽加女皇不是鲁道夫·赫斯,她是英国政府曾经承认的俄罗斯女皇,而且还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亲戚,而且她也不是德国政府或军方的人。丘吉尔不能把她当赫斯一样抓起来,甚至不能阻止她去见乔治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