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

“帝国元帅,您推荐空军元帅凯塞林出任地中海联军总司令?”

“是的,领袖。”

在帝国元帅的军衔到手后,赫斯曼就回到了总参谋长的任上,不打算再继续指挥直布罗陀作战了——现在的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已经很会打水面舰队了,赫斯曼也就没有必要冲在前面。有凯塞林这样的牛人,直布罗陀又怎么会打不下?

“凯塞林元帅完全可以胜任。”赫斯曼说,“他精通空中和陆上的作战,而且还是一位炮兵专家。”

希特勒看了看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后者点点头:“可以让凯塞林元帅去西班牙。那么谁去负责北海战场?”

“北海作战当然以海军为主。”赫斯曼说,“不过耶顺内克大将在地中海战场上的表现卓越,可以接替格莱姆大将出任海军航空兵司令官,配合雷德尔元帅。而格莱姆大将则可接替凯塞林元帅担任空军总司令。”

第478章 007来了

在1941年的4月和5月,德意一方和英美一方,都在全力以赴准备着即将要开始的新一轮大决战——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德意一方需要将大量的部队和飞机部署到西班牙还有挪威,还要将重达几百吨上千吨的超级大炮通过法国运往西班牙的前线。

英国这边,则要调集军队加强直布罗陀和设德兰群岛的防御,同时还要加快几艘航母服役的速度,还要出动海军去占领葡萄牙的马德拉群岛以及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

总之,双方的准备工作非常繁重,没有两三个月是无法完成的。

而在双方都忙于准备决战的时候,整个欧洲竟然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时期。如果不是夜晚时常响起的防空警报和炸弹爆炸的声音,人们几乎都要以为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

不过此时此刻,在遥远而又偏僻的阿富汗,苏联红军的战士们正一路高奏凯歌,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向阿富汗反动派盘踞的南部重镇坎大哈。

苏联红军当然是厉害的,而且斯大林这次本着t34杀鸡的原则,出动的兵力也非常庞大。派出了中亚方面军(中亚军区)的主力,在1940年底刚刚组建完成对红军第53集团军,司令员是曾经在苏俄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克谢涅丰托夫上将。

考虑到阿富汗的地形和交通设施的情况,第53集团军进入阿富汗时的编制里面并没有什么机械化部队,而是大量配置了大量的山地和骑兵部队。包括第9山地师、第20山地师、第28山地师、第63山地师、第68山地师、第83山地师和第194山地师等7个山地师,以及卡尔梅克蒙古第1骑兵师、第4骑兵师、第17山地骑兵师、第18山地骑兵师等4个骑兵师。另外,第53集团军下属还有一个配属了4个步兵师的步兵第64军。

7个山地师、4个骑兵师和4个步兵师,合计15个师(分成4个军)组成的强大入侵,不对,应该是强大的解放部队。红军第53集团军在斯大林同志“一定要解放阿富汗”的命令下,先是兵分两路,一路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下,占领了阿富汗兴都库山脉以北的昆都士、塔哈尔、巴尔赫、朱兹詹等地;另一路则从土库曼斯坦南下沿着沙俄时代修建的中亚铁路支线前进,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兴都库山脉以西的重镇赫拉特——这是阿富汗唯一拥有铁路的地区(虽然不通车),对于苏联红军接下来的解放战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