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页

“那么第2集团军的反击能不能奏效?”保罗·雷诺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

甘末林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语气坚定地说:“能!第2集团军一定能完成任务……他们会在马斯河上打出一场马恩河式的战役!”

挂上了电话,甘末林上将眯着眼睛,注视着巨大的军用地图,过来一会儿开始口授命令:“祖国在危难中!不能前进的军队,宁可战死在坚守的疆场,也不能放弃托付他们保卫的每一寸法国土地。同祖国的一切历史性时刻一样,我们此时的口号是:不胜利,毋宁死。我们必胜!”

这是当年霞飞元帅在1914年9月的马恩河会战前夕下达的命令。甘末林现在又将这番话原封不动下达给了东北战线总司令约瑟夫·乔治将军。

约瑟夫·乔治此时正为第21军在斯通尼镇作战中受挫感到大为恼火——他所领导的东北战线正在崩溃的边缘,深入比利时的第1集团军、第7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已经和进攻的德军打成胶着,而且还处于下风,想要脱离接触可不容易。而负责中央防御的第9集团军正被从色当-芒斯一线突破马斯河的德军暴打,眼看就要溃败。而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承担向色当反击任务的第2集团军,如果第二集团军的反击失败,那“马恩河式的奇迹”就要变成“色当式的灾难”(指普法战争中的色当战役)了。

所以在接到了甘末林的命令后,约瑟夫·乔治立即就给第2集团军司令官亨奇格打去了电话,先是好一番申斥,然后又保证会尽快让第2后备装甲师和第4后备装甲师抵达前线增援第2集团军。

而在得到了“增援将会很快到达”的保证后,亨奇格将军又立即给前线的弗拉维格尼打了电话,严令他必须在当天(4月15日)对色当之敌发动反击。严令之下,弗拉维格尼将手下的两位师长召到了他的司令部,命令他们在下午2点展开攻击。

“将军,这不可能!”第3后备装甲师师长布洛卡德立即提出了异议,“德国人的力量远比我们强大,而且他们还拥有一种我们原先不知道的‘无炮塔坦克’(指3号突击炮),这种坦克非常坚固,连我们的47炮也很难打穿它的正面装甲。这说明它比我们的charb1型坦克更加坚固。而且德国人的3号坦克换装了一门47或50的大炮,可以在500米距离上击穿charb1型坦克的正面装甲!”

在德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后的几天,各种各样关于德国坦克的夸大报告开始传到法军装甲部队指挥官手中。让他们最感动恐惧的就是3号突击炮和换装了42倍口径的50炮的3号坦克。前者的80正面装甲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挡住法军的47反坦克炮。后者的50炮已经在比利时战场上把法军的s35重型坦克打得损失惨重(s35的正面装甲是56,在500米距离上抵挡不住使用钨合金弹头的42倍口径的50炮)。现在第3后备装甲师师长布洛卡德担心charb1重型坦克的装甲(6045度角)一样抵达不住德军3号坦克的攻击了。

“将军,我们应该按照原来的计划,利用charb1重型坦克进行防御,让德国佬的坦克来进攻。”布洛卡德提出建议,“因为防守比进攻更能发挥charb1重型坦克的威力。”

“不行!”弗拉维格尼立即否定了布洛卡德的建议,“我们必须发动进攻,就在今天!”他将目光转向了第3摩托化步兵师师长贝蒂·布叙将军,“布叙将军,你来统一指挥第3后备装甲师和第3摩托化步兵师,今天14点前必须发动反击!”

……

“元帅,法国人的装甲部队似乎在色当以南集中!”

位于科隆的西线总司令部内的曼施坦因在15日下午2点(法国人的反击还没有开始,但是斯通尼镇前敌的德军却已经侦察到了法国坦克大量到达的情况,同时空中侦察也证明了同样的情况)的时候,已经在一大堆的战情报告中找到了法国装甲部队的踪迹。

“哦?他们要进行反击?”西线总指挥哈麦施坦因元帅戴上了老花眼镜,走到地图台前。

“在这里。”曼施坦因指着地图上的蒙特-迪乌高地,“昨天上午第1装甲师在那里和法国人的几十辆坦克和1个步兵团打了一仗,击毁了几十辆轻型坦克。今天凌晨,‘大德意志’步兵团和第10装甲师的一部又在斯通尼镇和法军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