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日内瓦,苏联驻国际联盟代表团驻地,正在日内瓦和法国总理谈判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听到了让他匪夷所思的消息。

“这个希特勒他不是个军国主义者吗?”李维诺夫看着德国问题专家,苏联驻国联代表团团长柯伦泰夫人。

“这个……希特勒没有当上总理的时候的确是军国主义分子。”柯伦泰思考了下,苦笑着说,“但是他现在已经是总理了,所以就不再喊打喊杀了。我想,他干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情。”

“是的。”李维诺夫点了点头,“法国人一定会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换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只要有脑子的政治家一定会这么干的。

这时,放在办公桌上的一部电话机子突然想了起来。李维诺夫拎起听筒,一个轻快、柔和的女声说:“请柯伦泰夫人听电话,我是娜塔莉·列辛斯卡雅。”

“是列辛斯卡雅!”李维诺夫把听筒递给了柯伦泰。电话那边的声音继续说:“夫人,赫斯曼上将听闻苏联成为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感到十分欣慰,特请我打电话表示祝贺。同时,我方已经决定加入《东方洛迦诺公约》,这是对欧洲乃至世界和平皆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我方希望可以促成斯大林同志和希特勒总理获得1933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并且在领取该奖项时,在挪威进行会面。”

第201章 伦敦经济会议

因为欧洲出现了两个无比热爱和平的大国领袖——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和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所以在这个时空的1933年,发生战争的阴云仿佛已经消散。

德国人在基本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条约》后,又通过签署《东方洛迦诺条约》和确认法德、法比边境的合法有效,再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法国总理库尔邦和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先后发表声明:承认德国有权在莱茵兰地区布防并且实行义务兵役制。

同时,两大世界帝国的领袖都对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对维持欧洲和平所作出的努力而表示赞赏——他们是真心这样认为的,破坏和平的是容克军事集团,而非民选的希特勒总理。

现在,欧洲的和平已经有了保障,所以严峻的经济形势再次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国最关心的话题。

而经济问题的核心,自然是围绕着货币、债务、贸易和就业四大难题展开。而这四大难题的核心,毋庸置疑就是货币!

还是货币战争的陈词滥调,但是在间战期间,世界货币发行权基本上就是世界权力斗争的重中之重——谁掌握了世界货币发行权,谁就是未来世界的主人!

1933年3月4日,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人民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救世主,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这个“计划中”将要主宰世界的国家,将从一片混乱和低迷中恢复,准备要夺取世界货币的发行权了。

在经历了漫长而又痛苦的经济动荡以及低迷之后,美元早就取代英镑,成为最为坚挺的时间货币了,但它还和黄金挂钩,并不是想刷多少就刷多少。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上任后的一个多月,也就是1933年4月19日,宣布废止了美国的金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