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但是在外交上保持一致,并不意味着要派兵去和德国打仗。那可是打仗和神一样厉害的德国啊!意大利领袖要有这胆子,现在早撸起袖子入侵埃塞俄比亚了,那里还用得着看英法的脸色?

“我们的态度?”

可能是因为疲倦或是心情郁闷——因为首相当得很郁闷——麦克唐纳的脸色很难看,他只是哼哼了两声:“我们可没有那么多英镑让意大利人出兵对付德国,所以就不劳意大利人费心了。”

“是的,财政的情况非常糟糕!”财政大臣内维尔·张伯伦赞成麦克唐纳的意见,“现在的财政状况根本不允许英国再陷入一场战争……那将会是大英帝国的末日。而且目前欧洲大陆上的情况,其实是符合大英帝国一贯实行的欧洲均势政策。”

英国的工党是因为“进步”而反战。而保守党则是因为“保守”而反战的——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从来都是均势。而最近欧洲所发生的变化,在保守党看来正朝着实现均势而不是打破均势的方向发展。

当然,英国的选民现在也都憎恨战争!因为上一次世界大战,他们虽然是胜利者,但是却没有见到任何“战争红利”,国家陷入了债务危机,而他们自己则越来越穷。

张伯伦继续说:“德国现在的总理希特勒是明显的亲英派,他正在使德国远离苏联,这有利于让欧洲继续保持均势。我们没有理由去打击他。”

相比德军开进莱茵兰,真正让内维尔·张伯伦担心的是苏德同盟。苏德的亲密关系是全欧洲有目共睹的,而这两个国家的日益强大也是人人都能感觉出来的。

如果算上波罗的共和国,德国现在拥有7000万人口,在工业实力上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而苏联则有14亿到15亿人口,根据苏联政府的宣传,苏联现在是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已经超过了英国!

一旦苏德结盟,英国就将要面临一个人口相当于两个美国,工业实力相当于15个美国的军事集团。而美国本身,现在又高举孤立主义的旗帜,一副离欧洲越远越好的样子。

“如果我们在莱茵兰问题上保持沉默,德国很有可能会继续远离苏联。”约翰·西蒙子爵对首相说。“因为法国人最近要和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还会支持苏联加入国际联盟……而且苏联外交部长李维诺夫最近还提出一个‘集体安全’的概念。”

“集体安全?”麦克唐纳问,“这是什么意思?”

“苏联希望建立一个欧洲集体安全机制,任何一国受到进攻时,其他国家应自动向遭受进攻的一方提供军事援助。”

“我们不能参加这样的机制。”麦克唐纳马上说,“这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国策。”

“但是这个机制可以遏制德国。”张伯伦说,“实际上它就是用来遏制德国的,这会让苏德关系在未来几年中迅速恶化。”

他靠在了椅背上,露出了非常轻松愉快的表情,“只要苏德一分开,欧洲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