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第五,德国在1926年开始支付赔偿物资。支付赔偿物资的第一年需交付价值一亿英镑的物资,逐年增加,到第五年时增至两亿英镑……”

……

货币战争写得有点长了,不过这一段其实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而且罗罗认为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和输掉二战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货币战争的惨败。另外,后世有些观点都宣称德国是从美国“借”到了多少多少美元,才得以复兴工业的。这实际上就是个抹黑三德子和美帝的说法。美帝借钱给德国并不是为了资助德国复兴,而是以此手段夺取德国的货币发行权,德国拥有在当时来说非常完善且领先的工业体系,根本不需要借助美国贷款就可以实现升级,如果德国拥有本国货币发行权的话。

但是德国因为20年代初的危机失去了货币发行权,马克被迫和美元挂钩,依靠美国的贷款为货币发行保证。后来德国在1927年后遭遇的经济危机和希特勒的上台,都是因此而起。因为丧失货币发行权后,德国央行就无力通过增发货币刺激经济和战胜通缩。当美元流出德国时,德国只能面对无法战胜的通缩。

德国在20年代初面对的通胀和20年代末面对的通缩,都可以看成货币战争。在输掉了两次货币战争后,德国实际上也失去了间战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战争准备工作当然是非常不充分的。而且在取得了世界货币发行权后,美国在和德国的经济战中,就已经立于不败了。在世界大战中,美国需要从中立国进口的物资,只要刷点纸就行了。而德国却需要支付真金白银或等价的工业品。

因此要改变二战的结局,主角就必须从间战期间的货币战争入手,通过“实物赔偿”保住和扩大德国的工业优势,然后再推出欧洲共同体和共同货币的概念,为以后发现欧元做好理论和舆论基础。

第147章 中国朋友

凯恩斯提出的所有条件,立即就被德国政府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这五项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加上德国人提出的“实物偿还原则”和“欧洲代工厂计划”合在一起变成了所谓的《凯恩斯计划》。在1923年底就被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和卢森堡等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偿的国家所接受。

而法国人则在1923年12月原则上接受了《凯恩斯计划》,因为法国大右派政府在11月底下台——由于法国在鲁尔问题上的孤立程度超过了原本的历史,所以“民族集团”也比历史上早了6个多月下台。

新上任的“左翼联盟”政府的外交部长就是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他的主持下,法国很快就接受了《凯恩斯计划》,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也在从《凯恩斯计划》正式实行的4月1日开始撤退(一年内撤完)。

鲁尔问题至此,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但是货币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由巨额对德索赔引起的只是货币战争的第一轮较量。最后以德国的“有条件投降”和英镑暂时压倒美元而告终。

可是美元和美国仍然拥有巨大的优势,英镑的胜利仅仅是暂时性的。

而英镑和美元的斗争,暂时和赫斯曼上校无关。他在“德国专家委员会”中的任务非常短暂,在鲁尔问题结束时就已经退出了,仿佛就是个过客。

而在鲁尔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之后,赫斯曼和克洛伊两人,就带着他们3岁的儿子鲁道夫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旅程。

他和克洛伊是去探望他们的老朋友列宁的——列宁已经病入膏肓,很快就要永远离开他的国家和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