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定安(一)【4k,求订阅】

让鸟去耕种的田地,可不就是几乎荒废了的田地?

当然,这两本书中原本的意思大概并不是这个,但却是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头顶的大雨继续淅淅沥沥、哗哗啦啦的落下,落在地上,落在正在奔袭的大军身上。

章邯身上披着铠甲,手中握着长矛,眼睛中带着一抹凶悍的神色。

在攻打下来东越之地后,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奔袭。

大军带着火炮继续朝着腹地前进,他这一次的目标是远在更南方的南越!

此次,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南越。

天海城的选址,便在南越境内,所以他们要将南越彻底清扫!

..........

会稽郡

一张张告示从郡守府内发出来,最近会稽郡的黔首们都是感觉到了紧张的氛围。

去年一年从郡守府内传出来的政令,都没有如今一个月多。

这么多的政令只能够说明两件事情,会稽郡要发生大事了。

当然,有些消息灵通的则是早已经知道了大事是什么,不就是对于百越的攻打么?

当年朝廷制定了一个所谓的「五年计划」,如今五年的时间已经是过去了一年,马上要进入第二年了。

大秦自然是要加紧步伐了。

他们如今都是生活在大秦的边界,所以对于战争的嗅觉都很敏感。

这一日,如同平常的往日一样,一张政令从郡守府而出,这里的黔首们则是在正常的起居生活、赚钱,为了让自己的这个冬天过得更好一些。

冬日是很难熬的,在破旧乡下、亦或者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甚至是零八年以前在一些乡村、甚至是十八线小县城中生活过的人最能够理解冬天的难熬。

寒冷的冬日会让一切都凋零。

身体能够感受到「冷」其实都已经算是好事了,最害怕的就是外面明明很冷,但你却已经感受不到寒冷,甚至感觉平常、或者没有任何感觉。

这样只能够证明你已经被冻得「木」了。

如此的人,距离死亡也已经是不远了。

贫穷则是这个冬日最大的敌人之一,没有钱就买不起柴火,没有柴火就无法取暖,就只能够硬生生的靠着自己的「一腔正气」去度日。

不必出门的「少爷」、「小姐」们倒是还好,但那些正经的普通人却不可能不出门。

他们需要接触「冷水」、需要接触外面的冰冷,甚至没有保护双手的东西,他们的双手上出现了紫红色的冻疮。

手破了之后流血,甚至因为寒冷鲜血都无法流出,然后出现疤、出现血块凝结,最后再次因为冰冷的风、冰凉的水、以及没有任何保护却要继续劳动而流血,再次出现疤。

一层层的血块烙印在手上,到了冬天就会觉着很痒、又痒又疼。

这就是「冻疮」。

而冻疮只是冬日里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东西,由于时代的问题,大多数的黔首们家里并不是多么的豪华,甚至一部分的家里还是漏风的。

这就根本不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古代死亡人数最多的季节,就是冬季以及春天即将来临的那个暖天。

冬季是冻死的,春天即将到来的那个暖天是熬死的。

所以大多数的黔首都会在冬日之前,尽量的赚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柴火、

还有一部分的人因为前一段时间响应了郡守的号召,前往东越之地砍伐树木获得柴火,他们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

只是,华夏人的骨子里向来是谨慎的,即便是有了一定程度的准备,他们也依旧是在劳作。

赵三就是其中一员。

这一日,他照常的走到贴着告示的告示牌前,这个郡守和之前的郡守不一样,有什么大事、政策他都会张贴在这个告示牌上,让所有的黔首都看着。

用那位郡守的话就是「我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别人看。」

本来赵三以为今天的消息又是和往常一样,是一些对于百越的战争处理、以及一些郡内关于「商贾」、「秦币行」等机构的处理消息。

结果走到告示牌前的赵三缺看见一大堆人拥挤在牌前,所有人都发出感慨的、感叹的、激动地声音,甚至有几个赵三以前认识的人已经匆匆的回家去,连一句话都来不及说。

只是朝着那告示牌的方向指着。

赵三有些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

为何会有这样子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