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页

……

农历的四月初四日,天气已经慢慢转暖,不过夜间仍颇有寒意,更时不时节雨纷纷。这天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又是寒食节,传闻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贤臣介之推而设,这天大家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

走在关城的城墙上,吴三桂脸色一直铁青,今日议事,让他意想不到,最后的结果只有唐通站到他这边,余者……

山海关总兵、东平伯刘肇基甚至对他咆哮喝骂,蓟辽总督范志完、关门巡抚黎玉田也是皱眉冷淡。

吴三桂现在耳边还回荡着蓟辽总督范志完的声音:“长伯,流贼之事,自有永宁侯处理,吾等只需谨守关墙,护卫乡梓父老便好。太子登基后,自会论功行赏,勿要多生事端。”

黎玉田也道:“长伯,太子与永宁侯不日就会出兵,吾等只需守住关墙便有大功。待永宁侯消灭流贼后,亦可以合兵对付鞑虏。我等守关辛苦,永宁侯与太子定会看在眼里,不会忘了我等的。”

吴三桂知道他们的心思,不说太子登基,急于用人,便是王斗也不是流贼可比。京师众官一片降贼中,他们谨守边墙,为国戍边,这是何等大功?不说高升几级,至少目前的官位是跑不了的,所以他们个个不想多事。

他们也不是军阀武将,要什么基业?不管调到哪里去都无所谓,反正有官做就行。没有吴三桂这类对己身集团存亡的担忧,自然不想冒任何的风险,反正对他们来说,只要守住关城就有功劳。

然对吴三桂来说,今日事可谓奇耻大辱,他一片好心,邀请各人共图大业,却遭各人拒绝甚至喝骂。他吴三桂素来在辽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走到哪里都受人尊崇,哪经过今日之事?

不由恼羞成怒,自尊心更受到极大的伤害。

他拳头握得咯咯响,瞪眼望着关墙之外,数里外一片浩瀚的灯火,那是清军的营地。

第860章 算计

吴三桂回到自己的府邸,他又与方光琛密议良久,天快亮时,最终书信一封,遣心腹出城,前往清军盘踞的欢喜岭处。

四月初五日,欢喜岭,威远堡。

山海关以东四五里有一片拱起的山岭,若棒槌型,有五、六丈高,坡宽而平,长三四里许。这片山岭土岗屡屡出现在时人行纪、诗词中,它便是欢喜岭,同时还有一个名字:凄惶岭。

一岭二名,情调对立,用哪一称谓,只取决行者从哪个方向走,是进关还是出关。